高中语文总复习之-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总复习之-古代诗歌阅读课件

古代诗歌阅读; 考点: 鉴赏古诗的形象 鉴赏古诗的语言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诗词鉴赏题的基本命题范围: 从素材选择的年代看,主要为唐、宋、元三个朝代的作品。 从诗歌体裁的选择看,主要是唐诗、宋诗、宋词、元曲。(且以诗词为首选,诗歌篇幅不会过长,诗一般选绝句、律诗,词一般选小令或中调,曲一般选小令) 从题材的选择看,主要是以写景为主的即景抒怀、即事抒怀的诗歌为主。(2010年诗歌选材可能会更宽泛) 从思想内容看,命题所选用的诗歌都健康向上:或健康开朗、昂扬进取;或平和冲淡、闲适飘逸;或描摹山水,陶冶心灵……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素材来表现诗人对社会、人生以及自然地思考、感悟,体现对真对美的追求和颂扬。;从题型上看,主要在字词、意象的分析及表达效果、诗人情感情趣、思想价值的理解与把握、情景关系的分析鉴赏、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等方面的设题。;古典诗歌常见意象;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4.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 5.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6.冰雪、草木。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7.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五、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六、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七、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古代诗歌分???鉴赏;(一)山水田园诗;思想内容: 1.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2.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3.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4.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 5.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6.揭露封建剥削。;艺术特色: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 盛唐山水田园诗总体特点:风格清新、韵致高远、神韵天成。有两类风格:一是“清”,以王孟为代表。孟浩然:清淡。王维:追求“神似”,追求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追求画意,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上。二是“雄”,以李杜为代表。李白的雄奇豪放与杜甫早年诗作的英气豪迈。表现在描写对象高大、流动、充满阳刚美的自然山水。艺术手法:大胆的夸张、丰富奇特的想象、神话传说的运用。此类诗常见意象有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墟里、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1.把握诗人所写“景”与“物”的特征和寓意。;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3.知人论世,关注背景。;4.掌握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常用的写作技巧及作用;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望 海 楼 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二)咏物言志诗;思想内容: 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愿望;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表达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苦闷;表明心迹,表达对某种节操的坚守;表达对时事难测,对某种丑陋现象的抨击。;5.以物象为题,或咏(题、赠、赞)+物象为题,借助物象的组合而成的景象表达情感。 6.语言风格:慷慨悲壮、凄婉感伤。;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绝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绝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说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了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答案: 第一问2个要点。1.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2.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3个要点。1. “疏影横斜水清浅

文档评论(0)

baa890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