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1号矿体采矿设计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号矿体采矿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任务书 i 河东金矿 1、2号矿体采矿设计 ii 第1章 矿区概况及矿床地质 1 1.1 矿区自然条件概况 1 1.1.1 矿区地理及行政概况 1 1.1.2 矿区经济条件概况 1 1.1.3 矿区自然条件 2 1.2 矿床地质 2 1.2.1 矿床地质概况 2 1.2.2 矿体形态 2 1.2.3 矿体上下盘围岩接触情况 3 1.2.4 矿体水文地质……………………………………………………………………3 1.3 矿石储量 3 第2章 矿床开拓 4 2.1 矿区范围与矿山工作制度 4 2.2矿山年生产能力校核 4 2.3 开拓方案的选择 5 2.3.1 主要开拓巷道确定 5 2.3.2 方案初选 5 2.3.3 方案的最终选取 6 第3章 井筒断面设计 9 3.1 主、副井位置及井口标高 9 3.2 主井井筒断面尺寸的确定 9 3.3 副井井筒断面尺寸的确定 13 第4章 巷道断面设计 21 4.1 选择运输设备 21 4.2 巷道断面设计 21 4.2.1 巷道断面形状选择及支护 22 4.2.2平巷尺寸确定 22 4.2.3 管缆布置 22 4.2.4 车组质量及车组重矿车数 22 4.2.5 阶段运输 25 第5章 采矿方法设计 29 5.1 矿体开采技术条件 29 5.1.1 矿体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29 5.1.2 矿体产状 29 5.2 采矿方法选择 29 5.2.1 可行方案 29 5.2.2 采矿方法初选 29 5.2.3 采矿方法确定 31 5.3 采矿方法论述 36 5.3.1 矿块构成要素 36 5.3.2 矿块采准、切割工作 36 5.3.3 矿房回采工作 40 参考文献 49 结束语 51 第1章 矿区概况及矿床地质 1.1 矿区自然条件概况 1.1.1 矿区地理及行政概况 河东金矿区位于招远市城区北西30km,属招远市蚕庄镇管辖。矿区范围:西起河东村,东至卧龙杨家,北邻徐家疃,南接付家村,NE展布的矩形分布,面积约5.11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9′22″~120°10′10″,北纬37°25′24″~37°26′05″; 矿区距烟潍路仅2km,县级公路直达矿区,矿区北东30km处有龙口港,东90km即达胶济铁路桃村站,交通十分方便。 图1.1 地理位置交通位置图 1.1.2 矿区经济条件概况 区内工农业发达,矿山开发较早,金矿床密布,采金业兴旺,但劳力、水资源较紧张。 1.1.3 矿区自然条件 地震对该区影响较小,但距沂沭断裂带较近,矿山建设特别是重要建筑物应采取适当的防震措施。区内地形较平缓,基岩为强固结的花岗岩类,不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条件;地表水质较差,对混凝土有侵蚀性,但适合于农田灌溉。 该区地势较平坦,地形相对高差较小,海拔标高42~120m,属丘陵区。平均年降雨量631.5mm。水系不发育,气候温和,属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1℃~12.1℃,年降雨量600~700mm。 1.2 矿床地质 1.2.1 矿床地质概况 依据矿体的形态特征、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组合、围岩蚀变类型、矿液充填方式及矿石包裹体测温结果,本区矿床成因类型属混合岩化—重熔岩浆热液矿床(中温热液型裂隙充填交代型金矿床)。 1号矿体的资源/储量占矿区总资源/储量的79.3%,为矿区内的主矿体。该矿体工程控制水平长度平均200m,最大长度320m。矿体倾斜延深平均870m,最大倾斜延深955m,其规模属中—大型。矿体形态呈脉状,局部有分枝。依据该矿体的规模、形态变化程度、厚度稳定程度、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及后期构造、脉岩对矿体的破坏程度,参照《岩金地质勘探规范》(DZ/T0205-2002)对矿床勘探类型的划分标准,将该矿床划分为Ⅱ勘探类型(按84规范为Ⅲ勘探类型),其它矿体划为第Ⅲ勘探类型。 该阶段依据蚀变带地质特征、矿区施工条件和勘查手段的技术性能,采用勘探线法进行勘探,其勘探手段以钻探为主,辅以槽探、井探、坑探。工程布置在勘探线上,施工顺序是由浅入深,由疏到密。 地质探矿阶段,地表工程间距60~30m,浅部(-25m以上)坑道工程间距20×30m(段高×穿脉间距),中深部钻孔间距60×100~200m(走向×斜深),深部钻孔间距120×100~200m(走向×倾斜)。 矿区内地层简单,除第四系外,皆为胶东群变质岩系。第四系广布,由亚砂土、砂质粘土、含砾砂土及砾石组成,厚度3~5m,最厚8m。 胶东群英庄夼组(Arjy):露头很小,多见于钻孔,呈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岩块状,主要岩性为混合岩化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岩呈深灰—灰黑色,纤状花岗变晶结构,块状、斑杂状构造。矿物成份主要有斜长石(35~40%)、角闪石(40~50%)、辉石(4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