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云南蒋家沟泥石流 2003年5月11日贵州省三穗县平溪特大桥滑坡致使35人死亡,毁坏桥墩 2003年7月13日 三峡库区沙镇溪发生千将坪滑坡, 致使24人失踪。 滑坡壁 滑坡周界 西藏易贡特大崩滑灾害 鸡扒子滑坡全貌 盐池河崩塌 新滩滑坡全貌 9.5 斜坡破坏后的运动学 9.5.1 滑落体运动速度 9.5.2 崩(坠)落块石的运动特征 其运动方式随接受块石斜坡的坡度、坡形和性能不同而不同。研究表明(只有在坡度小于某一临界值(约27。)时,崩落体才停积于崖脚:随坡度增大,可分别表现为滑动、滚动、跳跃和自由崩落等方式,大部或全部被搬运至坡脚(图9—40)。 9.5.3运动状态的“流体”化 一定条件下,滑坡体或崩塌休可在继续运动过程中转化为“流体”状态,称“流体”化。主要表现为碎屑流、泥流或土爬、泥石(洪)流和浊流等。 碎屑流(debris flows)和泥流或土爬(earthJl珊)系指由滑坡体或崩塌体自身转化而成的流体。前者是一种高速散体状流体,后者则是一种速度不太大的塑性粘滞流。 泥石(洪)流(debrjs flows)按其定义应届一种洪流。它总是与暴雨或山洪相联系,是在有足够酌外部水流(或降雨)参与下形成的一种高密度“流体”。我国1981、1982四川暴雨滑坡发生期间,有不少这样的实例。 浊流(turbidity current)系指水下的高密度流或异重流,见于水下滑坡(见图9—11)。滑入水中的滑坡或崩塌体,也可部分转化为浊流。 泥石型 水石型 泥流型 坡面型泥石流 沟谷型泥石流 这与地震在界面处造成的瞬时拉应力,或饱水裂面在被压缩的“瞬间”空隙水压力的急剧增高等效应有关,它促进陡倾结构面张性破裂,或在抗剪强度瞬时突然降低时,陡面上积存的残余剪应力使裂面产生“瞬时”剪动,其结果就造成了上述现象。后缘被拉裂后,造成潜在剪切面上剪应力集中,促进了最大剪应力带的剪切变形。 (3)潜在剪切面剪切扰动。随剪变进一步发展,中部剪应力集中部位可被扰动扩容,使斜坡下半部分逐渐隆起。 随着变形体开始发生转动,后缘明显下沉,拉裂面由开初的张开转为渐趋闭合,裂面互错方向与前一阶段恰好相反。这些迹象预示变形进入累进性破坏阶段,一旦潜在剪切面被剪断贯通,则发展为滑坡。 这类变形体发展为滑坡,由于潜在破坏面呈弧形,共起动条件可采用圆弧滑面试算加 以确定,而潜在滑移面处岩(土)体被扰动的程度和贯通率,决定了斜坡的稳定状况。 9.4.2 滑移—压致拉裂 9.4.2.1 形成条件与演变过程 这类变形主要发育在坡度中等至陡的平缓层状体斜按(II2)中。坡体沿平缓结构面向坡前临空方向产生缓慢的蠕变性滑移。滑移面的锁固点或错列点附近,因拉应力集中生成与滑移面近于垂直的拉张裂隙,向上(个别情况向下)扩展且其方向渐转成与最大主应力方向趋于一致(大体平行坡面)并伴有局部滑移。这种拉裂面的形成机制与压应力作用下格里菲斯裂纹的形成扩展规律近似,所以它应属压致拉裂。滑移和拉裂变形是由斜坡内软弱结构面处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图9—16)。 据实例分析和模拟研究,这类变形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图9—17)。 (1)卸荷回弹阶段[图9一17(a)] 图9-16 大渡河龚咀前震旦纪花岗岩斜坡中滑移-压致拉裂变形迹象 (参照原水电部成勘院资料,1965) (a)剖面图;(b)(a)图中①处细部放大;K1——缓倾角裂隙;K2——陡倾角裂隙 图9-17 滑移-压致拉裂变形演说图 (a)、(b)、(c)、(d)发展阶段,说明见正文 (2)压致拉裂面自下而上扩展阶段[图9一17] 随着变形的发展,裂面可扩展至地面。其破裂过程与图3—9所示岩体剪断破坏模式十分相似,斜坡岩体结构随变形发展而松动,并伴有轻微的转动,仍处于稳定破裂阶段。图9—16所示为一典型实例。花岗岩体中十分发育的席状裂隙产状近于水平,另有两组陡倾裂隙,其中一组走向与坡面近于平行。平洞内岩体蠕变松动迹象明显,平行被面陡倾裂隙普遍被拉开,并出现多条滑移面与陡倾裂断面交替的阶状裂隙。 在平洞约60m深处见有一条阶状裂面,陡面张开达2.5cm,由其中涌出大量黄泥浆水。与此同时邻近钻孔水位普遍降落,表明与洽移相伴的压致拉裂面已与地表贯通。在陡缓交界处见有如图9-15(b)所示羽状裂面,说明变形体已有轻微转动。 (3)滑移面贯通阶段[图9-17(d)] 变形进入累进性破坏阶段。变形体开始明显转动,陡倾的阶状裂面成为剪应力集中带,陡缓转角处的嵌合体逐个被剪断、压碎,并伴有扩容,使坡面微微隆起。待陡倾裂面与平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章 本地网超大环裂环优化专题交流材料.ppt
- C1性能测试基础&loadrunner介绍.ppt
- 3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ppt
- 波浪荷载下海洋土孔隙水压力内时模型研究_徐杨青.pdf
-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筑的曲折发展(历史必修二).ppt
- 金属的腐蚀及防护(苏教版选修四).ppt
- 五一长假十大旅游目的地推荐要领.pdf
- 浙大中控基于pvc生产控制流程.ppt
- 二轴搅拌桩插H型钢专项方案摘要.doc
- 金属学及热处理第四章课件.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