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供热外网及换热站设计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供热外网及换热站设计毕业论文 目 录 摘 要 Ⅲ ABSTRACT Ⅳ 1 绪 论 1 1.1 设计题目 1 1.2 设计原始资料 ·······························································1 2 热负荷的计算 ·3 2.1 集中供热系统及热负荷 3 2.2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4 3 热水供热管网的设计 7 3.1 热水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型式及设计要点 7 3.2 供热管道的敷设 8 3.3 热水管网系统的定压方式 10 3.4 热媒的选择 12 4 热水供暖网路的水力计算及水压图 14 4.1 热水采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14 4.2 热水网路的水压图 18 5 换热站及其设备选择 22 5.1 换热站的作用与类型 22 5.2 换热站连接方式 22 5.3 换热器的基本类型与构造 22 5.4 换热器选型计算 23 5.5 水泵的选型计算 26 5.6 分汽缸分水器及集水器 29 5.7 除污器的选择 29 5.8 补水箱的选择 30 6 供热管道及附件 31 6.1 管道和阀门 31 6.2 管道的保温与防腐 31 7热系统的运行调节 34 7.1 初调节原理 34 7.2 集中调节 35 7.3 管网布置的合理性 35 7.4 管道水力计算的经济性分析 35 8 小结 36 谢 辞 37 参考文献 38 附 录 39 1绪 论 1.1 设计题目 某学校供热工程设计 1.1.1 设计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由济南市某学校投资兴建,旨在改善教职员工的教学条件,引进高层次人才,保证高层次人才的居住、办公环境,为教职员工提供一流的人文的居住、工作条件,并能达到A级教学、生活的标准。 本工程分为教学楼、综合楼、会堂、学术交流中心、餐厅、宿舍等工程,总建筑面积为96756.5m2。 1.1.2 建筑说明 本工程要求:综合楼、学术交流中心采用空调、餐厅、宿舍采用采暖系统。工程采用全现浇框架结构,外墙采用抗渗透混凝土,地面以上200厚空心砖,用聚苯板保温,内隔墙除地下室与地面以上局部墙体采用240砖墙外,其它墙体采用100厚轻钢龙骨石膏板(用于卫生间),按照节能65%的标准建造。 1.1.3 工作任务 设计图纸、相关曲线图以及设计说明书。图纸包括:室外供热管网平面布置图(要求标出每座建筑物的流量和负荷)、沿管道纵向剖面图、支座大样图;换热站设备布置平面图、换热站管道平面布置图、换热站流程图、换热站轴测图(或剖面图)、管网及换热站控制原理图、主要设备材料明细表;设计施工说明等。说明书由全部设计步骤及计算和计算结果整理而成,其中包括原始资料、设计方案论证、设计计算、设备及附件选择、材料清单、设计施工说明、工程概算以及专题论述等。 1.2 设计原始资料 1.2.1 设计地区室外气象条件 冬季: 空调室外计算温度tw=-10℃;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w=-7℃ 室外大气压力p=1020.2mbar;主导风向:EN 室外平均风速:V=3.2m/s;最大冻土深度:h=0.44m 日平均温度Tm= +5℃的天数106天;极端最低温度: -13.7℃ 夏季: 室外计算温度tw= 34.8℃;室外计算湿球温度:tm=26.7℃ 室外空调日平均温度:twm= 31.3℃;温度日较差:△t= 6.7℃ 大气压力:p= 998.5mbar;室外风速:V=2.8m/s;主导风向:西南风 1.2.2 室内设计参数 位置 夏季温度(℃)冬季温度( ℃)相对湿度( %.)噪声值[dB(A)] 大 堂 26±2 20±2 55±5 ≤50 餐 厅 26±2 20±2 ≤55 卧 室 26±2 22±2 55± ≤50 1.2.3 设计冷热媒及参数 1供暖 风机盘管供水温度60℃,回水温度为50℃;采暖供水温度80℃,回水温度为60℃。 2有城市高温供水130/70℃进入换热站 1.2.4 基本设计要求 平面图 首先用细实线将土建平面图描下来; 再绘制供暖平面图。在图上注明管段的管径、阀门、补偿器、固定支架、活动支架的位置及型号。 轴测图 供、回水干管,线型与平面图相同,立、支管,线型较干管稍细即可。各管段应标出管径、阀门、排气装置的位置及型号等。 供、回水干管在起端或末端注上标高,标高以米为单位。 在供、回水干管上要标出坡向和坡度(i=0.003)。 设计施工说明 应包括总的热负荷、热介质的种类及温度、防腐措施、保温材料及厚度、调节方案、管材及其他在图纸中未表达出来的内容。 2热负荷的计算 2.1 集中供热系统及热负荷 集中供热是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从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供热管网,向一个城镇或较大区域的各热用户供应热能的方式。集中供热系统的热用户有供暖、通风、热水供应、空调调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