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小专题:古代中国文学艺术.pptVIP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小专题:古代中国文学艺术.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小专题:古代中国文学艺术

* 中国古代小专题 文学、艺术 【2013·山东】下图是古文字“马”发展演变的过程,下列 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A.“马”字经历了由象形到符号化、由不定型到定型的演变 B.甲骨文“马”字线条瘦劲,风格质朴 C.金文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成系统的汉字 D.小篆字形规范,是秦朝通行的标准文字 【2009浙江】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2013·海南】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 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 A B C D (2011年浙江调研卷)12.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 流长。按下列书体代表作品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①丧乱帖 ②大盂鼎铭 ③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④汲黯传帖 A.③②④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你怎么判断?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 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 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 壹之。 译文:“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年)统一了天下,百姓安宁, 立下皇帝称号,于是下诏书于 丞相隗状、王绾,依法纠正度 量衡器具的不一致,使有疑惑 的人都明确起来,统一起来”。 相传,李斯手书了秦代金石刻文,金刻有权量诏版, 石刻有峄山、泰山、琅琊山、芝罘、碣石、会稽 六处刻石。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4)著名书法家: ①秦代:李斯,著名篆书家。 ②东晋:王羲之,精备诸体,尤擅草书、行书, “书圣”。 《丧乱帖》 ③唐代: A、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楷书中的欧体、颜体和柳体(《玄秘塔碑》) B、狂草:怀素、张旭。这反映了唐代繁盛下的狂放风格。 ④北宋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重视意境,受理学影响。 ⑤元代:首推赵孟頫,创楷书中的赵体,《汉汲黯传》 ⑥明代:文征明、董其昌声誉最高,对个性的追求比较鲜明。 (1)汉字起源:甲骨文是现在已知的最早的比较成熟 文字。有人认为最早的文字应是陶器上的一些刻画符号。 (2)字体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草书——楷书——行书 五种主要字体:篆、隶、草、楷、行。 (3)五体产生时代和特征:(注意要结合课本图片) “线条流畅,运笔灵活,布局疏散,自由而不失矩度, 柔和而不失骨力,洒脱而不失严谨。” 请判断是哪一种字体? (4)著名的书法家:(注意要结合课本图片) 下列古代中国艺术形式,能以“传神写照”、 “随类赋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 理论指导的是 A.国粹京剧 B.李白诗篇 C.绘画技艺 D.书法艺术 【2011·安徽文综】图4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 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 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解析】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是文人画的特点。 苏轼一生,几遭贬谪,在错综复杂的宋王朝政治斗争中 饱尝仕途的滋味,愤懑不平之气交织于心,发诸毫端, 借诗画以泄胸中盘郁。郁闷的心情通过绘画表露无疑。 这符合文人画的特点。所以A项符合题意 。 “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又称“疏体”是唐代吴道子的画风, 苏轼曾称赞他的艺术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好理于豪 放之外”,排除B。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句说的是王维,出自 苏轼的《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是王维的字)指出了 王维的诗能够将诗情画意相结合的特点。排除C。 “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含寓淡泊名利、心向清纯 之意的山林气味,这与作者抒发郁闷之情的寓意不吻合。 排除D。 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 ①皮黄腔、梆子腔等地方戏创板式变化体唱腔促成了 京剧的出现和繁荣 ②融合: 在徽戏和汉戏基础上,吸收昆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