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阳桥设计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圣阳桥设计毕业论文 目 录 摘 要 IV ABSTRACT V 第1章 绪 论 - 1 - 1.1斜拉桥发展概述 - 1 - 第2章 初步设计 - 3 - 2.1、设计资料 - 3 - 2.1.1、工程概述 - 3 - 2.1.2、技术标准 - 3 - 2.1.3、主要材料 - 3 - 2.1.4、桥区自然概况 - 3 - 2.1.5、桥位平面图、河床剖面图 - 4 - 2.2、方案构思 - 6 - 2.3、方案比选 - 8 - 第3章 桥梁上部结构及塔墩设计 - 10 - 3.1、材料选择 - 10 - 3.2、总体设计 - 10 - 3.3、主梁设计 - 11 - 3.4、斜拉索设计 - 12 - 3.5、主塔设计 - 12 - 3.6、下部结构构造 - 13 - 3.7、整体分析 - 13 - 3.7.1 计算原则 - 13 - 3.7.2计算作用 - 14 - 3.7.3尺寸拟定建模计算 - 15 - 3.7.4、桥梁配筋及索力优化 - 23 - 第4章 桥梁基础工程设计 - 31 - 4.1、设计资料 - 31 - 4.2、选择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拟定桩长 - 31 - 4.3、单桩设计、确定承台尺寸 - 31 - 4.3.1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 31 - 4.3.2初选桩的根数 - 32 - 4.3.3初选承台尺寸 - 32 - 4.3.4单桩受力验算 - 32 - 4.4、承台配筋计算及承台受力验算 - 34 - 4.4.1承台配筋计算 - 34 - 4.4.2承台受力验算 - 35 - 第5章 圣阳桥施工组织设计 - 39 - 5.1、工程概况 - 39 - 5.1.1 斜拉桥概况 - 39 - 5.1.2主要工程数量 - 39 - 5.1.3工程特点 - 39 - 5.2斜拉桥施工方案 - 39 - 5.2.1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 - 40 - 5.2.2承台钢筋加工及安装 - 43 - 5.2.3斜拉桥主塔施工 - 44 - 5.2.4挂篮悬浇施工 - 45 - 5.2.5 斜拉索的安装 - 49 - 5.2.6斜拉索的张拉工艺 - 50 - 5.3、施工控制 - 51 - 5.3.1 施工控制的目的 - 51 - 5.3.2施工控制的原则 - 51 - 5.3.3施工控制的组织形式 - 52 - 第6章 毕业设计总结 - 53 - 致 谢 - 54 - 参考文献 - 55 - 该桥平面部分位于直线段上。 2.1.2、技术标准 (1)设计车速:主线80km/h (2)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3)地震烈度:基本烈度为Ⅴ级 (4)设计洪水频率:1/300 (5)桥梁宽度:宽度24.5米[0.5米(防撞栏杆)+10.75米(车行道)+2.0米(中央分隔带)+10.75米(车行道)+0.5米(防撞栏杆)]; (6)通航净空:库区规划航道Ⅳ级通航标准; (7)库区蓄水后正常水位: 381.100m 2.1.3、主要材料 按照规范执行。 2.1.4、桥区自然概况 1)气象、水文 该桥区附近无气象站,的苍溪县设有苍溪气象站,其气候特征可代表桥址区的气候条件。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深丘,嘉陵江中游,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主要特征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据苍溪气象站1961~1990年的资料统计,其特征为: 多年平均气温:16.7; 极端最高气温:38.9; 极端最低气温:-4.6;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066.1mm; 实测最大降水量:1181.9mm; 实测最小降水量:709.2mm; 历年一日最大降水量:204.3mm;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4%; 历年最小相对湿度:7%; 多年平均风速:2.0m/s; 最大风速:16.1m/s; 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273.1mm。 2.2、方案构思 根据拿到的地形地质图,并根据设计技术指标以及通航要求,进行桥梁设计。设计中除考虑到公路桥涵的设计要尽可能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外,还充分考虑了景观要求。本次设计拟定了以下两个比选方案进行方案比选。 1、对称双索面独塔斜拉桥: 图2.2 独塔斜拉桥 300m+300m=600m对称布跨,采用半漂浮体系,塔高140m,塔高H与主跨之比为0.467,采用钻石型塔,主梁上斜拉索的标准索距为8m,索塔上斜拉索的索距为1.5m*36=54m,桥面纵坡2%,见图2.3。 主梁采用半封闭双箱截面,如图2.3,梁高是3m,是主跨的1/100,梁总宽26.9m,桥面净宽宽度24.5米[0.5米(防撞栏杆)+10.75米(车行道)+2.0米(中央分隔带)+10.75米(车行道)+0.5米(防撞栏杆)],桥面横坡为2%。梁两侧箱室成三角形,起到导风的作用,提高主梁的抗风能力,双索面斜拉索来抵抗梁的扭转作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