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晋玄学佛学.ppt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思想 周公解梦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思想 一、魏晋玄学家的社会思想 二、魏晋时期佛教的社会思想 三、葛洪的道教社会思想 四、鲍敬言、陶渊明的乌托邦社会构想 魏晋玄学家的社会思想 (一)玄学的产生 (二)何晏、王弼的社会思想 (三)阮籍的社会思想 (四)嵇康的社会思想 (一)玄学的产生 1、它是在汉代儒学衰落的基础上,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产生的; 2、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 3、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 (二)何晏、王弼的社会思想 1、何晏(约193-249年)????三国魏玄学家,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汉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为司空时纳其母,并收养晏。晏少时聪慧过人,曹操宠若诸公子。何晏娶金乡公主为妻,赐爵为列侯。官拜散骑侍郎、侍中、吏部尚书,后为司马懿所杀。何晏主张儒道合同,引老以释儒。 “无”是他对《老子》和《论语》中“道”的理解。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所有”,而“道”则是“无所有”,是“不可体”的,所以无语、无名、无形、无声是“道之全”?。何晏与王弼齐名,是魏晋玄学贵无派创始人?。今存《论语集解》、《景福殿赋》、《道论》等。 何晏 2、王弼(226-249年) ????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字辅嗣。山阳高平(今河南焦作)人。王弼十多岁时,即“好老氏,通辩能言”。他曾与当时许多清谈名士辩论各种问题,深得当时名士的赏识。王弼的哲学思想核心是“以无为本”,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不同,带有思辨玄学的色彩。他把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发展为有无何以为本的本体论玄学。这样,中国式的形而上之学在王弼手中已具雏形。王弼的贵无论对后世宋明理学影响很大,他的玄学对佛教中国化、本土化也起了重要作用,其“得意忘象”的思考方法对中国古代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理论也有一定影响。主要作品有《老子道德经注》2卷,《论语释疑》3卷,《王弼集》5卷等,现多佚。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王弼集校释》。 王弼 3、何晏、王弼的社会思想 (1)在“贵无”理论指导下,在社会思想方面提出了“无为而治”的社会整合方案; (2)要使社会秩序安定,君主就应拱默无为,而用严刑峻法控制社会是没有好处的; (3)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圣人整合社会的方案。 何晏、王弼所处的时代,正是需要有所作为而后能治的时代,其大讲无为而治,本身是消极的,其实际意义在于使皇帝无所作为,而大臣得以专权。其“无为而治”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于愚民,并为贵族的放荡生活制造理论依据。可见,其社会整合方案是站在封建豪强贵族的立场上为豪强贵族服务的。 (三)阮籍的社会思想 阮籍(210-263年?)????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河南开封)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思想上崇奉老庄;政治上采取谦退冲虚、谨慎避祸的态度。他与嵇康、向秀、刘伶等7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 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辞赋和散文。 阮籍 1、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批评 (1)阮籍认为,当时的社会生活秩序是严重失调的,人与人关系及社会价值取向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此,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也呈现出纷乱的局面。 (2)阮籍进而批判儒家思想的“名教”、“礼法”,“诚天下残贱,乱危、死亡之术耳”。 (3)阮籍还对那些在封建名教面前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君子”们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4)在他看来,当时社会统治者所操持的“名教”等规范本身就是要不得的,他理想中的社会正常秩序也不是当时社会统治者所要求和倡导的社会秩序。这里既包含着清谈派对“名教”的评判,也包含着中下层地主对门阀士族的压制的不满。 2、社会整合思想及理想社会模式 “昔者天地开辟,万物并生。大者恬其性,细者静其形,阴藏其气,阳发其精。害无所避,利无所争。放之不失,收之不盈。亡不为夭,存不为寿。福无所得,祸无所咎,各从其命,以度相守。明者不以智胜,暗者不以愚败。弱者不以迫畏,强者不以力尽。盖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保身修性,不违其纪。惟兹若然,故能长久。” ——《阮籍集·大人先生传》 (1)这是一个以自然为本,没有君臣等社会等级关系的社会; (2)人们从精神上是自我超脱的; (3)是一个平等的、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 (4)是一个处于恬静状态的自然的社会。 (四)嵇康的社会思想 嵇康(223-263年)?? 三国魏时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字叔夜。谯郡銍县(今安徽宿州西)人。与魏宗室通婚,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政治上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