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鱼我所欲也(张百玉版)
(2组)主要思想 民贵君轻 人性本善 施仁政 (4组)孟子的名言 (5组)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 《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 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 课文朗读,要求: 1、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有不懂的字、句勾划出来,准备 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3、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 (6组)正音: ①不为苟得也(wéi,动词,做,干) ②所恶(Wù,动词,厌恶) ③箪(dān 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④羹(gēng 汤) ⑤蹴(cù 用脚踢) ⑥为宫室之美(wèi,介词,为了) 正句: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⑦是 / 亦不可以已乎 鱼,我所欲①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②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①欲——能愿动词,喜爱。??? ②?得兼——动词,同时得到或占有. “兼”是副词状语置后.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甚—超过、胜过,动词。 为-读wéi,动词,做,干。 苟得—这里是苟且偷生之意。 恶-读Wù,动词,厌恶。与“欲”相反。 患——名词,祸患,灾难 。 辟——通“避”,躲避。 如使①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②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③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④也? ①如使——假如,假使。 ②则——那么。 ③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④为——动词,做,干。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①;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③。 ①采用某种手段就能生存,可是有些人却不采用它。 ②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避免患难,可是有的人也不采用。 ③由此可见,人们所想望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义”),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厉害的(“不义”)。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颗心(辨别“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都有这颗心(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①而与②之,行道之人③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④也。 ①呼尔——吆喝。尔,助词。 ②与——给。 ③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人。 ④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①则不辩②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③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④我与⑤ ? ①万钟——高位厚禄。 ②辩——通“辨”,辨别。 ③何加——有什么好处。 ④得——通“德”,感激。 ⑤与——通“欤”,语气助词。 乡①为身死而不受,今为②宫室之美为③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④乎?此之谓失其本心⑤ 。 ①乡——通“向”,先前。 ②为——为了,介词 wèi ③为——做,动词 wéi ④已——停止,放弃。⑤本心——天性。 生——有甚于生——不为苟得 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在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写作特点(A生探讨) 1.议论严密,层层深入。 文章围绕“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立论,从正面论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从反面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从而再次重申文章论点。结构严谨,层层深化。 2.善用比喻。 开篇以鱼和熊掌设喻,引出中心论点。第二段以“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比喻守义不辱,形象生动。 3.善用对比。 第一段正反对比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从反面假设推理,又从正面事实说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诗歌鉴赏之边塞征战诗.ppt
-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五讲.ppt
- 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试题+答案解析).doc
- 高考诗歌鉴赏诗眼.ppt
- 高考诗歌语言鉴赏之炼字.ppt
- 高考山东卷语文文言诗文推荐背诵篇目.doc
- 高考诗歌鉴赏分类.ppt
- 高考语文--文言句式.ppt
- 高考试题及对复习备考的启示(2013.9.24济宁一轮会).ppt
- 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 文言文120个实词及其例句翻译.doc
- 2025年乌海市海南区公立医院招聘总量管理(控制数)人员(23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精.docx
- 2025年中山市农业农村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事业单位人员(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最新).docx
- 2025年中共延川县委办公室遴选(选聘)文秘人员的(6人)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人民政府招聘(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 2025年五大连池市火山城市湿地公园服务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共延川县委办公室遴选(选聘)文秘人员的(6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docx
- 2025年中共延川县委办公室遴选(选聘)文秘人员的(6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b卷).docx
- 2025年中共延川县委办公室遴选(选聘)文秘人员的(6人)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巩固).docx
- 2025年乐昌市北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招聘一名专职工作人员(1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docx
- 2025年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消防救援大队面向社会招聘专职消防员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最新).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