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总论2016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外科总论2016一课件

我国远在公元前4世纪的《庄子》中就有关于瘿病,即今碘缺乏病的记载。 晋葛洪(公元4世纪)首先用海藻的酒浸液治疗瘿病 隋巢元方(公元7世纪)提出了瘿病与水、土有关的学说 唐孙思邈与王涛(公元8世纪)又扩大了用昆布来治疗瘿病。 碘在1813年由法国Courtois从海藻灰中首次分离得到 1820年 Coindet建议用碘剂防治甲状腺肿 1896年Baumann首次证实甲状腺有聚碘的功能,并从甲状腺中分离出碘。 导尿术应用史 口吹--液体倒灌式导尿术 晋·葛洪《肘后方》曰:“小便不通,土瓜根捣汁,入少水解之,筒吹入下部” 葱管--口吹式导尿术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凡尿不在胞中,为胞屈僻,津液不通,以葱叶除尖头,纳阴茎孔中深三寸,微用口吹之,胞胀,津液大通便愈。” 气囊--导管式导尿术 元·医家罗天益,在《卫生宝鉴》卷17“胞痹门”中记载:“薪有一妓,病转脬,小便不通,腹胀如鼓,数月垂死,一医用猪脬吹胀,以翎管安上,放在小便出里头,捻胖气吹入,即大尿而愈。” 明清主要学术流派 外科学派 吴门外科学派中以薛己代表的“薛己派”,王维德为代表“全生派”、高秉钧“心得集派”三大学派组成,常称“苏派外科”。其中“全生集派”、“心得集派”都是在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为首的“正宗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并弥补了正宗派的不足。 (一)正宗派:以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其特点是内治强调脾胃,推崇外治法及手术。 悟出“内之症,或不及其外,外之症则必根于其内也”的道理,认识到外症以内治为主的不足,他主张内治法与外治法应并重,尤其对脓肿等病症,认为应尽早开刀,以免单用保守疗法而贻误病情。 地方上一些名人都赞他:“慷慨重言诺,仁爱不矜,不张言灾祸以伤人之心,不虚高气岸难人之请,不多言夸严以钩人之贿,不厚求拜谢以殖己之私。” 明清主要学术流派 (二)全生派:以清代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其创建了外科阴阳辨证的方法;创制了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丸、小金丹、醒消丸等著名方剂;在治法上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 如书中提到“诸疽白陷者,乃气血虚寒凝滞所致,其初起毒陷阴分,非阳和通腠,何能解其寒凝,已溃而阴血干枯,非滋阴温畅,何能厚其脓浆”,“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虽酷暑不可缺一也。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气血乃行,毒亦随之消矣”。 明清主要学术流派 (三)心得派:以清代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其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并充分运用了三焦辨证,建立了外科部位辨证的方法;强调“外疡实从内出”。 其以温病三焦学说为借鉴,将疮疡分为上部、中部、下部,分别以风温、风热,气郁、火郁,湿热、湿火作为辨证论治的准则。“盖以疡科之症,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湿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之俱发于中也。”将温病卫气营血学说,运用于火毒炽盛型疮疡、疽毒内陷等的治疗,倡用犀角地黄汤、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治疗疽毒内陷、疔疮走黄,至今仍具指导意义。其阐述脑疽、发背的“火陷、干陷、虚陷,三陷变局”甚为精详。 明清主要学术流派 近半个世纪来中医外科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烧伤,中药抗感染,湿润暴露疗法 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局部以升丹为主的药捻蚀管祛腐,排除小型死骨,中西药液灌注、冲洗,药条填塞,以及病灶、病骨清除术,均以消灭骨死腔、解决骨与皮肤缺损等为目的,配合内服清热解毒、祛瘀通络、补髓养血的中药。 近半个世纪来中医外科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中医治疗急腹症源远流长,20世纪50年代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防治急腹症得以广泛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应用大黄牡丹汤、三黄汤、红藤煎、薏苡附子败酱散等代表方,结合针刺、电针、穴位注射、耳穴压贴等法,治疗急性阑尾炎取得了肯定的疗效。1978年统计,治疗急性阑尾炎16 733例,非手术治疗治愈率为69.9%;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1 572例,非手术治愈率75.8%,中转手术率为67%;以清热利胆通腑中药治疗胆道感染1 408例,非手术治愈1 174例,占83.4%; 以大柴胡汤、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了明显疗效,对轻型胰腺炎的有效率达90%以上; 以承气汤、陷胸汤等综合措施治疗急性肠梗阻16 944例,非手术治愈率为67.7%。 中西医结合,中药“碎、排、溶、防”等一系列非手术疗法防治胆石病的研究和胆石从肝论治观念的确立,大大促进了胆石病的防治工作。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中医中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有机地施用于急腹症的各型各期中,作为非手术综合治疗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前途是极为广阔的。 近半个世纪来中医外科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乳腺增生病,治疗上采用活血化瘀、软坚化痰的法则。此外,涌现出许多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