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互助土族概况课件
互助土族概况
土族自称“蒙古勒”,意为蒙古人,当他们只有与蒙古族相遇时就自称为“其汗蒙古勒”,意为白蒙古,称蒙古族为“哈喇蒙古勒”,意为黑蒙古,这种自称反映了土族与蒙古族的密切关系。汉族称土族为“土人”、“土民”,藏族称土族为“霍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经过民族识别定族名为“土族”。土族族源尚无定论,自20世纪30年代起,国内外热心于土族族源研究的专家、学者对土族族源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截止目前基本趋于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古代鲜卑慕容部吐谷浑人于公元4世纪初至7世纪中叶在青海一带建立的吐谷浑汗国被吐蕃所灭后,其国人之大部分被吐蕃同化吸收,一部分随其王室东迁归唐,还有一部分在祁连山东段南麓一带繁衍生息下来,到蒙元时期蒙古人进入该地区,与这部分人通婚繁衍并吸收汉、藏等民族成份而形成为土族。另一种观点认为土族是以蒙元时期入居河湟地区的蒙古人为主,吸收汉、藏民族成份及其文化因素而的一个民族,因而他们自然而然地自称为“蒙古勒”。综合上述观点,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土族是以鲜卑慕容部吐谷浑人为源,以不同历史时期融入的蒙古人为重要补充,并吸收汉、藏等民族成份及其文化因素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共同体。土族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曾经有过不同的信仰。土族先民曾信仰“萨满教”,现流传于互助土族地区的“博纳顿”就是“萨满”遗风。现在,土族全民信奉藏传佛教。过去,土族地区寺院林立,名僧辈出。佑宁寺、却藏寺、甘禅寺是互助地区的三大寺院,还有白马寺、曼头寺、扎隆寺…… 特别是创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的被称为“湟北诸寺之母”的佑宁寺,其属寺在湟北地区和祁连山东段地区曾达到49座之多,其影响曾远达于内蒙古地区和新疆蒙古族地区,为藏传佛教在这些地区的传播弘扬起到了非常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章嘉佛、土观佛、松布佛为土族中最为著名的活佛,还有却藏佛、王佛、丹麻佛…… 特别是被清朝康熙皇帝封为“大国师”的章嘉佛,与达赖喇嘛、班禅博克多和蒙古国的哲布尊丹巴活佛并称藏传佛教“黄教四圣”,总领京城及内蒙古教务。其“国师”地位一直延续至中华民国。以其领衔的土族高僧大德在有清一代为土、蒙、藏、汉民族文化的交流、发展,为祖国边疆的安定,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土族地区的寺院既是宗教活动场所,又是土族人的教育中心和文化中心,土族高僧大德就是土族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有意无意地把藏传佛教文化传布到本民族当中,所以藏传佛教对土族影响很大,可以说渗透到了土族社会的各个方面。土族人重礼节、好宾客,对来访的客人都竭诚相待,十分热情,对尊贵的客人还要远迎。迎客时摆放礼仪品“弥尔”和“曲乎尔”,敬献哈达(哈达折口朝向客人,身双手呈上,客人也要双手接过搭在肩上或脖子上,也有接过哈达回赐于敬献者的),敬三杯酒(本意为平安三杯酒,现也说吉祥如意三杯酒)迎接。敬酒时一人执壶,一人捧杯双手敬上。客人接过酒杯饮前须用无名指对空弹三下,意为敬苍天,敬诸佛,敬帝王(领袖人物)。客人进门时对空弹洒“曲乎尔”祝福。
客人入座,土族人以上方为大。土族传统待客为三道茶,即馍馍茶(一般放三碟馍:一碟馄锅馍、一碟蒸馍和一碟油炸馍)、包子茶和饭食。如在包子茶后上一道手抓肉,在桌上摆放“希弥尔”(在馄锅馍上放点酥油亦可代之),在酒壶、茶壶把和吃肉的刀柄上系一撮白羊毛则是对客人特别尊敬的表示。这里明显地保留了土族游牧生活的痕迹。土族人待客是在欢乐的歌舞中进行的,头道茶端过之后,则热情地为客人唱敬酒歌敬酒,唱赞歌赞颂客人。喝至酣处,还要唱问答歌叙事歌,转安召舞,使宾主始终处在欢乐热闹的氛围之中。 土族人的节庆、集会主要有本民族传统的希努萨日节、纳顿节、博纳顿、宗教法会和花儿会。土族人也和汉族人一样过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希努萨日节、纳顿节和博纳顿是典型的土族传统节日。“希努萨日”意为新的月份,土族的希努萨日节与汉族的春节在时间、规模上完全相同,只是内涵不尽一致。“纳顿”是娱乐、戏玩之意,土族人秋天举行“纳顿”,庆祝丰收,狂欢娱乐。“博”意为萨满巫师,举行“博纳顿”主要是祭祀神灵,祈求平安,现在也有了群众集会娱乐的内容。土族人居住以阿依勒(村落)形式庄廓一般为四方形,占地约百平方米,墙高—四米。土族人墙头白泥沫光,墙四角置白石,给人以整洁、美观的感觉。房屋多为土木结构,正对大门为主房,两边为厢主房门面多雕刻花纹图案,花格门窗,板壁隔间。院中央砌花坛,坛上设有煨桑炉,并竖有高高的嘛尼旗杆。清晨人们洒扫一清,在佛龛前点上佛灯,献上净水,煨桑炉煨上桑烟此时佛灯明亮,香烟缭绕,给人以幽致清香的感觉。庄廓大门雕花以饰,非常讲究,门顶也竖小嘛尼旗杆。嘛尼旗杆可以说是土族人家的标志。
庄廓里面房屋的格局一般是主房中间为堂,堂屋靠墙放置一对面柜,面柜上面设佛龛,龛内主供佛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争当文明小天使课件.ppt
- 事故应急抢险专项预案课件.doc
- 了解孩子的敏感期陈彦桦课件.ppt
- 书籍设计的元素课件.ppt
- 争做环保志愿者课件.ppt
- 事故案例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课件.ppt
- 二----秦国的崛起课件.ppt
- 二.认识手机的桌面课件.ppt
- 二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课件.ppt
- 事物与景物比较之诗歌鉴赏景物形象精品最优秀11.26课件.ppt
- 2025辽宁大连长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公司招聘9人笔试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docx
- 2025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教职人员控制数工作人员3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及答案详解(有.docx
- 南昌市青少年赴英修学旅游: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探究.docx
- 情境赋能:高中物理教学创新实践与深度剖析.docx
- 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影响因素的多维度实证剖析.docx
- 2025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人才招聘33人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 电容炭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从基础到创新.docx
- 270kJ高速发射实验系统的构建与性能研究.docx
- 商业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的深度剖析与实践探索——以浦北县批发市场项目为例.docx
- 以影为翼:初中历史教学中电影资源的创新应用与深度融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