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IPv4向IPv6平滑过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doc

校园网IPv4向IPv6平滑过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园网IPv4向IPv6平滑过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1. 绪论 4 1.1研究背景 4 1.2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4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5 1.4 本章小结 5 2. IPv6协议的分析与研究 6 2.1 IPv4的不足之处 6 2.2 IPv6的众多优点 7 2.3 IPv6地址表示法 7 2.4 IPv6地址分类 8 2.5 三种主要过渡技术 10 2.5.1 双协议栈技术 10 2.5.2 隧道技术 11 2.5.3 NAT-PT技术 12 2.6本章小结 13 3. 基于Dynamips的IPv6试验 14 3.1 Dynamips模拟器介绍 14 3.2 实现局域网内部的IPv6主机联通实验 14 3.3 实现隧道技术的试验 15 3.4 实现静态NAT-PT技术 20 3.5本章小结 23 4. 基于校园网的IPv6构架方案 24 4.1 实现校园网IPv6与IPv4共存 24 4.2 本章小结 27 5 结论与发展前景 28 致谢语 30 参考文献 31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互联网技术就以超出人们想像的速度迅猛发展。然而,随着基于IPv4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迅速发展,互联网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其本身固有的问题,如安全性不高、路由表过度膨胀,特别是IPv4地址的匾乏。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未来电子、电器设备和移动通信设备对IP地址的巨大需求,IPv4的约42亿个地址空间是根本无法满足要求的。有预测表明以目前Internet的发展速度计算,所有IPv4地址将在2012年分配完毕。这也是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研究的主要动力。 为了解决IPv4存在的问题,早在1995年,互联网工作组(IETF)就已经开始着手开发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于是IPv6应运而出。 在目前以IPv4为基础的网络技术如此成熟与成功的情况下,不可能马上抛开原有IPv4网络来建IPv6网络。只能通过分步实施的方法来逐步过渡。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IPv6网络将和IPv4网络共存。如何以合理的代价逐步的将IPv4网络过渡到IPv6、解决好IPv4与IPv6互相共存将是我们需要迫切考虑的。针对以上问题,目前提出了三种主要的过渡技术:双协议栈(DualStack)、隧道技术(Tunnel)、地址协议转换(NAT-PT)。当然,这些过渡技术都不是普遍适用的,每一种技术都是适用于某种或几种特定的网络情况,在实际应用时需综合考虑各方面现实情况,然后选择合适的转换机制进行设计和实施。 1.2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IPv6协议的分析研究 利用Dynamips模拟器实现IPv6主机的互联以及3种主要的IPv4/IPv6过渡技术的实验。 根据目前校园网络的建设布局以及将来的扩展需求,尽量利用现有网络设备,提出以一种兼容IPv4和IPv6的组网方案。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论文的组织安排等。 IPv6。介绍IPv、IPv6、IPv6地址表示法IPv6地址分类、三种目前主要应用的过渡技术。 的实验验证了IPv4向IPv6平滑过渡的可能性。 以目前常见校园网的拓朴为例,综合各种技术,详细讨论了增加IPv6网络的可能性,并设计了IPv6网络的构架方案。 结论与发展前景。总结了实验情况,指出存在的不足,展望IPv6技术的发展 前景。分析下一步的实验方向。 1.4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主要以及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2IPv6协议的分析与研究 2.1 IPv4的不足之处 IPv4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址空间的不足 在Internet发展的初期,人们认为网络地址是不可能分配完的,这就导致了对于网络地址分配时的随意性,其结果就是IP地址的利用率较低。由于组织的存在,IP地址不是一个接一个的分配的,而且由于缺乏经验的地址分类的做法,造成了大量的地址浪费。 分配的过程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刚开始的时候一个学校可以拥有一个A类网络,而后来一个国家可能只能拥有一个C类网络。A类网络的数目并不多,因此问题的焦点就集中在B类和C类网络地址上,A类的网络太大,而C类的网络太小,因为后来的几乎所有的申请者都愿意申请一个B类网络,一个B类网络可以拥有65534个主机地址,而往往实际上根本用不了这么多的地址,由于这样的低效率的分配方法,导致了B类地址消耗得特别快。这样就导致了对现有的IP地址的分配速率很快,导致了IP地址即将被分配完的局面。 对现有路由技术的支持不够 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天的IP地址空间的拓扑结构都只有两层或者三层,这在路由选择上来看是非常糟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