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测定与计算(蔡焕杰)——课件
ET0—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mmday-1]; Rn—输入冠层净辐射量[MJm-2day-1]; G—土壤热通量[MJ m-2 day-1]; T—2m高处日平均温度[℃]; u2—2m高处风速[ms-1]; es—饱和水汽压[kPa]; ea—实际水汽压[kPa]; Δ—饱和水汽压与温度关系曲线在某处的斜率[kPa℃-1]; γ—干湿表常数[kPa℃-1]。 1.太阳净辐射计算 (1)理论太阳辐射Ra(大气顶层接受的太阳辐射) 式中:Gsc-太阳常数,其值为0.0820MJ/(m2.min); dr-日地距离; ωs-日落时角(弧度) φ-地理纬度(rad); δ-赤纬(rad)。 ωs = arccos [-tan (φ) tan (δ)] J 是日历天数,在1 (1月1日) 至 365 or 366 (12月31日)之间, J可有某月 (M) 某日 (D)确定 J = INTEGER (275 M/9 - 30 + D) – 2 如果(M 3) ,则有: J = J + 2 同样, 如果闰年,且(M 2),则有:J = J + 1 如果计算周期是10天,D = 5, 15 and 25. 如果是月, J 考虑月中间日: J = INTEGER (30.4 M - 15) 日地距离: 赤纬: 日落时角: (2)短波辐射 α-反射率, α=0.23 (3)净短波辐射 最大可能日照时数N (4)净长波辐射 σ—玻尔兹曼常数, σ=2.01×10-9 Tk —绝对气温, Tk =273.16+Ta(℃) * 蔡焕杰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测定与计算 植株蒸腾:作物将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通过叶 片的气孔蒸散到大气中的现象。 棵间蒸发:植株间土壤或田面的水分蒸发。 深层渗漏:旱地中由于降雨量或灌溉水量太多,使土 壤水分超过了田间持水量,向根系吸水层以下土层渗漏的现象。 植株蒸腾 棵间蒸发 深层渗漏 或田间渗漏 地表径流 组成植株体的一部分 1.作物需水量 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 一、作物需水量与影响因素 作物需水量: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作物,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时,在给定的生长环境中能取得高产 潜力的条件下为满足植株蒸腾、棵间蒸发、组成植株体所需要的水量。 在实际中由于组成植株体的水分只占总需水量中很微小的一部分(一般小于1%),而且这一小部分的影响因素较复杂,难于准确计算,故人们均将此部分忽略不计,即认为作物需水量就等于植株蒸腾量和棵间蒸发量之和,即所谓的“蒸发蒸腾量” ,气象学、水文学和地理学中称为“蒸散量”或“农田总蒸发量”,国内也有人称之为“腾发量”。 1.1作物需水量的概念 一、作物需水量与影响因素 作物需水量包含生理和生态需水两个方面. 作物生理需水:作物生命过程中各种生理活动(如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等)所需要的水分。植株蒸腾实际上是作物生理需水的一部分. 作物生态需水:指生育过程中,为给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所需要的水分。棵间蒸发即属于作物的生态需水. 一、作物需水量与影响因素 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规律为:随着作物的生长和叶面积的增加,需水量值也不断增大,在作物苗期,需水量值较小,当作物进入生长盛期,需水量增加很快,叶面积最大时,作物需水量出现高峰;到作物成熟期,需水量值又迅速下降。 1.2 作物需水量规律 一、作物需水量与影响因素 每种作物都有需水高峰期,需水高峰期一般处于作物生长旺盛阶段,如冬小麦有两个需水高峰期,第一个高峰在分蘖期,第二高峰在开花至乳熟期;大豆的需水高峰在开花结荚期;谷子的需水高峰为开花―乳熟期;玉米为抽雄―乳熟期。 在整个作物的生育期内,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两者所占比例互为消长。 一、作物需水量与影响因素 作物在不同生育时期对缺水的敏感程度不同,在作物整个生育期中通常把对缺水最敏感、缺水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称为作物需水临界期或需水关键期。 各种作物需水临界期不完全相同,但大多数出现在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过渡阶段,例如小麦在拔节至抽穗期,棉花在开花至结铃期,玉米在抽雄至乳熟期,水稻为孕穗至扬花期等,在作物需水临界期缺水,会对产量产生很大影响。 1.3 作物需水敏感期 一、作物需水量与影响因素 作物需水系数:生产单位产量作物(如1kg小麦)的需水量(mm kg-1)。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作物每消耗单位水量所能生产的产量(kg/mm或kg/m3),常表示为:WUE(water use efficiency)。 一、作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何谓酸性食物何谓碱性食物.PPT
- 作品欣赏之霜重色愈浓(含教程).PPT
- 佳冬国小九十八学年家长会支出概况表-屏东佳冬国小.PPT
- 低碳科技馆-杭州采荷第二小学-采荷二小.PPT
- 作品如果你喜欢园林那你一定想知道月洞门里头的学问.PDF
- 你要主动参与你的医疗服务.PDF
- 例5:薄膜干涉图样-上海第八中学.DOC
- 使用Excel与SPSS绘制统计图型.PPT
- 使用说明-eizoglobal.PDF
- 使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对远距离崩塌地三维建模与应用之研究.PDF
- 2025年法律援助中心工作计划范文.pptx
- 2025年巴斯夫染料化工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带答案.docx
- 浙江杭州学军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适应性测试数学试题+答案完整版724327220.pdf
-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Starter Unit 4经典复习题(培优.pdf
- 2024年福建省古田县公务员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管理公文必刷200题》真题题库及参考答案(预热题.docx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pdf
- 2024村居后备干部考试复习重点试题及答案.pdf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pdf
- 拓展项目达芬奇密码.pdf
- 拓展项目七巧板介绍与分享.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