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司法认知的概念
第三节 关于证明标准的理论探讨 一、我国学者对统一化证明标准的质疑 否定三大诉讼实行统一的证明标准的理由是: 1、案件性质不同 2、性质不同的案件,诉讼原则,制度和程序必有差异 二、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 诉讼中所呈现的并最终违法院所认定的事实,是经过证据法、程序法和实体法调整过的、重塑了得心事实。这种新事实因为不可避免的渗透了人的主观意志,因此称之为主观事实;又由于它是在诉讼过程中形成并成立于诉讼法上、仅具诉讼意义的事实,因此称之为法律事实。 第四节 英美诉讼法上的证明标准 一、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排除合理怀疑 二、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盖然性的优势 与英国不同的事,美国除了在刑事诉讼中使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以及在民事诉讼中一般使用盖然性的优势证明标准外,还规定对特殊种类的民事案件中应当使用第三种证明标准,即“清楚的、明确的和令人信服的标准” 第五章 推 定 第一节 推定的概述 一、推定的两层意义及其与证明责任的关系 二、推定的概念学说与特征 (一)推定概念的若干种界定及其特征 所谓推定,是指由法律规定或者由法院按照经验法则,从已知的前提事实推断未知的结果事实存在,并允许当事人举证推翻的一种证据法则 (二)推定与邻近概念的区别 1、推定与假定 2、推定与推测 3、推定与认定 4、推定与拟制 第二节 推定的由来与创设推定的理由 一、推定的由来 二、创设推定的理由 1、有利于减轻当事人的举证负担 2、它往往与事实真相符合,具有高度的盖然性优势 3、可以消除民事关系的不稳定状态 4、能在适用法律上灵活的发挥作用,又具有改进法律、丰富法律的特定功能 第三节 法律上的推定 一、法律推定的概念 法律推定指的是当某法律规定(A)的要件事实(甲)有待证明时,立法者为避免举证困难或举证不能现象发生,乃明文规定只需就较易证明的其他事实(乙)获得证明时,如无相反的证明(即甲事实不存在),则认为甲事实因其它法律规范(B)的规定而获得证明。 二、法律上推定的本质与作用 三、法律推定的分类 1、不可反驳的推定与可反驳的推定 2、直接推定与推论推定 3、因果关系的推定、过错推定与效力推定 四、对法律反驳的推定 1、为阻碍适用有利于对方的法律推定,可针对前提事实提出反证 2、针对推定事实提出的反驳 案例 第四节 事实上的推定 一、事实推定的概念及其邻近概念的区别 (一)事实推定的概念及其与法律推定的关系 (二)事实推定与推论的区别 二、事实推定与经验法则 三、事实推定的成立要件 必要条件 前提条件 逻辑条件 生效条件 四、事实推定的分类 第五节 无罪推定 一、无罪推定的渊源 1764年7月16日,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 无罪推定原则在法律中的几种表述 二、无罪推定的基本含义——四项基本原则 1、定罪权归法院的原则 2、无罪不须证明的原则 3、疑罪从无的原则 4、被告人享有沉默权的原则 三、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确立及其特点 (一)确立 (二)我国无罪推定原则的特点 四、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意义 请指出下列推定中的基础事实和推定事实: 1、失踪满7年推定其死亡。(英美法律) 2、子女出生于婚姻关系存续中的,推定期为婚生(美国法律) 3、无罪推定。 4、经证明前后两时为占有者,推定前后两时之间继续占有(罗马法) 5、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局度、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6、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7、男女在外观上犹如夫妻一般生活时,推定其为合法婚姻。 8、一切事物推定为对不正行为人的不利益。 第六章 司 法 认 知 第一节 司法认知概述 一、司法认知的概念 司法认知是指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以裁定的形式直接确认特定事实的真实性,即使平息没有合理根据的争议,确保审理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诉讼效率的一种证明方式。 二、司法认知的特征 1、司法认知的主体限于法院 2、司法认知的客体是特定的事实 3、司法认知是一种简便的诉讼证明方式 4、司法认知影响证明责任的分配 三、司法认知的种类 1、刑事诉讼中的司法认知、民事诉讼中的司法认知和行政诉讼中的司法认知 2、以职权的司法认知和应申请的司法认知 3、对证据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案件是阿和司法认知 4、口头司法认知和书面司法认知 5、对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法律的司法认知 四、司法认知的意义 (一)有利于明确案件的争点,减少当事人的讼累,提高诉讼的效率 (二)有利于诉讼证明的规范化 第二节 司法认知的范围 一、司法认知范围的涵义 1、涵义 2、标准 3、种类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