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讲稿认识化学变化.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讲稿认识化学变化

认识化学变化 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 燃烧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一 燃烧及燃烧的条件 燃烧是种常见的现象,它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你已经知道什么?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习过的或生活中了解的2~3个燃烧事例及其燃烧现象填写在表4-1中,并与大家交流、讨论。 镁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谁能完整的归纳出这些物质燃烧时的相同特点 燃烧反应的特征可归纳为:发光、发热、剧烈、化学反应 什么是燃烧?⒈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现象都是燃烧吗?(不是 如:电灯发光) 能燃烧的物质叫做可燃物。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说明: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属性,不可改变。 探究一:燃烧的条件 实验一取小纸条和小石块,分别用酒精灯点燃,观察实验现象。——小纸条被点燃,小石块不能被点燃。 实验结论:小纸条易燃,小石块不能燃烧,所以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可燃物。 实验二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燃着的小蜡烛,观察实验现象。——小蜡烛慢慢的熄灭 实验结论:随着蜡烛的燃烧,会不断消耗氧气,当氧气耗尽,蜡烛就熄灭,所以燃烧的条件之二就是需要有充足的氧气 。 实验三一根小木条和小纸条,分别放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谁先被点燃。——小纸条很快就被点燃,小木条不易点燃。 实验结论:木柴和纸的着火点不同,纸的着火点较木柴的低,所以燃烧的条件之三就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 补充实验:讨 论:1、观察到什么现象? 2、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4、思考如何使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 2.归纳: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着火点:燃烧关键。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如何让燃烧更旺(剧烈)?3.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① O2的浓度;②与O2的接触面积(颗粒大小);③可燃物的性质(种类) 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 ) ?A、可燃物本身是不是易燃物?????? ? 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周围氧气的浓度????????????? D、可燃物与空气接触面积 4注意:我们所见到的燃烧一般都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事实上,燃烧还可以在其他一些气体环境中进行。例如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因此,凡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燃烧。 魔术:烧不坏的手帕:手帕是可燃物,容易着火而燃烧,可酒精烧完了,手帕却安然无恙,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 魔水配方:2体积95%的酒精1体积水混和组成 因为酒精燃烧释放的热量被手绢上的水吸收,水变成水蒸汽带走热量使手绢的温度降低,没达到手绢的着火点。 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燃烧都需要有氧气的参与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观察与思考:蜡烛的燃烧 1、在空气中点燃蜡烛——黄白色火焰,放热黑烟较少 2、用一空烧杯罩住火焰的上方——火焰渐小,黑烟增多 3、将燃烧的蜡烛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发出明亮的白光,无黑烟 二、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比较 完全燃烧 不完全燃烧 发生条件 O2充足 O2不足 燃烧速率 快 慢 放出热量 多 少 燃烧产物 二氧化碳和水 CO、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和炭黑等小颗粒 石墨、金刚石、木炭等燃烧均是如此! 问题一为什么称一氧化碳为“隐形杀手”呢? 答: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得血红蛋白丧失输氧的功能,使得人因为缺氧而中毒。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略微小于空气;难溶于水。 问题二:如何避免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呢?——加强室内通风;保证燃料充分燃烧。 交流与讨论:为什么要使燃料完全燃烧? 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等有毒气体,污染大气 2.完全燃烧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总结与反思:在日常生活中,使燃料完全燃烧的具体做法有哪些呢? 3.使燃料完全燃烧的具体做法:1.提供充足的氧气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讨 论:CO有毒,对环境有污染,它真的没有用吗? 4.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火焰呈蓝色)由于它具有可燃性,通常可被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