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计算机工作原理_二进制(c)
计算机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发展与作用 上世纪30年代的机械式计算器 第1台数字电子计算机诞生 1946年美国宾州大学研制成功第1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 第1代数字电子计算机 旋风1号(Whirlwind I) 数字计算机 Whirlwind I数字计算机,当时的售价是17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使用 我国第1台数字电子计算机 1956年,华罗庚受命筹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机研制成功,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与北京有线电厂共同研制。字长31位,内存容量为1024字节,运算速度每秒450次。 1958年8月1日该机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该机在738厂开始小量生产,改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共生产38台 我国第1台数字电子计算机 1956年,华罗庚受命筹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机研制成功,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与北京有线电厂共同研制。字长31位,内存容量为1024字节,运算速度每秒450次。 1958年8月1日该机可以表演短程序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该机在738厂开始小量生产,改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共生产38台 我国第1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1959年4月104机完成调试,第一道题目是“五一”节天气预报,9月交付用户使用。无故障稳定运行时间达到2小时 该机有22个机柜,占地200平方米。全机共用4200个电子管,4000个晶体二极管。字长39位,容量4K,每秒运算1万次 我国第1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1959年4月104机完成调试,第一道题目是“五一”节天气预报,9月交付用户使用。无故障稳定运行时间达到2小时 该机有22个机柜,占地200平方米。全机共用4200个电子管,4000个晶体二极管。字长39位,容量4K,每秒运算1万次 第2代数字电子计算机 上世纪50年代末 安装在美国宇航局的IBM 7090计算机 290万美元。内存容量:128KB;存取周期:2微妙 我国的第2代电子计算机 1964年我国华北计算所先后研制成功108乙机(DJS-6)、121机(DJS-21)和320机(DJS-6),并在738厂等五家工厂生产;哈军工(国防科大前身)研制成功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小批量生产了40多台。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新疆罗布泊上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成为继美苏英法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第3代数字电子计算机 时间:约1965-1973 使用的元器件: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速度:几十万次~几百万次/秒 内存:半导体存储器 软件:高级语言, OS, DBMS 第3代计算机 1965年IBM推出的System 360大型主机,被美国航天局用于首次载人登月任务 上世纪60年代的 存储容量为5MB的硬盘 上世纪70年代 我国的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4代数字电子计算机 时间:从1974年起 使用的元器件: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速度:几百万次~亿次/秒 内存:半导体存储器 软件工程,分布式处理等 第1~4代计算机的对比 未来可能的新型计算机 目前计算机用的几乎都是半导体集成电路,但现在人们也在努力研究基于其他材料的计算机,如: 量子计算机:基于量子效应开发,利用一种链状分子聚合物的特性来表示开关的状态,利用激光脉冲来改变分子的状态,使信息沿着聚合物移动,从而进行运算 光学计算机:以光子代替电子,光互连代替导线互连,光硬件代替计算机中的电子硬件,光运算代替电运算。 生物计算机:蛋白质分子与周围物理化学介质的相互作用过程。计算机的转换开关由酶来充当,而程序则在酶合成系统本身和蛋白质的结构中极其明显地表示出来。预计10~20年后,DNA计算机将进入实用阶段 这些技术现在还都不成熟,与实际应用有很大差距,但可以预计这些技术的发展必将使计算机的前景更加美好 光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 计算机的特点与作用 计算机有哪些特性? 计算机的特性: (1)速度快 (2)存储容量大 (3)通用性好 不仅能处理数字和文字,而且能对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进行处理 不仅能进行数学运算,而且能进行逻辑运算 不仅能进行运算,而且具有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展现等功能 (4)计算机与计算机具有互连、互通和互操作的能力 计算机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 巨大作用 计算机应用于科学研究,大大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开发自然、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视听说教程第一册电子教案Unit9.ppt
- 视频监控系统PPT.ppt
- 视觉沟通的文法 Essential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pptx
- 视听方案2014-05-09.doc
- 解决win7系统关机慢的技巧.pptx
- 视频会议中控编程PPT.ppt
- 解冻库安全管理.pptx
- 视频编码国际标准.ppt
- 解剖英文试题.docx
- 解卡与打捞ppt课件.ppt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