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黄绿苗突变体的光合生理研究
                    
玉米黄绿苗突变体的光合生理研究#
钟雪梅,史振声,孙淑凤**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摘要:以中绿叶色的 SN12 和浓绿叶色的丹 340 两个玉米自交系为对照,对黄绿叶色突变体 SN62 的形态特征、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比较研究。
分析表明,与正常叶色玉米自交系相比,黄绿苗突变体 SN62 的色素含量、经济系数和粒叶比较低;但叶面积指数、叶绿素 a/b 和 PSII 反应中心活性大于正常叶色的 SN12 和浓绿型丹
340;在生育后期,突变体 SN62 的光合速率、可变荧光、Fv/Fo 和 Fv/Fm 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小。
关键词: 玉米;光合特性;黄绿叶突变体;叶绿素荧光参数
中图分类号:S513
15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Research on A Paired Mechanism
Research on Yellow Green Seedling Mutant in Corn
ZHONG Xuemei, SHI Zhensheng, SUN Sunfeng
(Agricultural College of Shenya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100866)
Abstract: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yield, leaf area index,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mong a medium-green leaf inbred line SN12, a thick-green leaf inbred line Dan340 and a yellow-green leaf mutant SN62. Pigment content, economic coefficient and grain leaf ratio of SN62 were lower than normal leaf color inbred lines, but the leaf area index, chlorophyll a/b and the activity of PSII
reaction centery were greater than SN12 and Dan 340. In late growth stage, photosynthetic rate,
variable fluorescence, Fv/Fo and Fv/Fm of SN62 showed a small drop.
Key words: Maiz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Yellow-green mutant;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0	引言
30	植物叶色是叶绿体中各种色素的综合表现,  正常的叶片中叶绿素占优势,  通常表现为
绿色[1]。叶色变异在高等植物中突变频率较高且易于鉴定性状, 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有报道[2], 迄今已经在水稻[3]、大豆[4]、玉米[5]、大麦[6]、小麦[7]、番茄[8]、油菜[9]、拟南芥[10]等几
乎所有高等植物中发现了叶色突变体。近年来, 一些叶色变异被作为标记性状用于良种的繁育[11]和杂交种的生产[12-13]。叶色突变体的利用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 它已广泛应用于植物光
合作用机制、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叶绿体的结构功能和遗传发育调控机制、作物标记性状等基础研究[14-15]和生产应用。在叶色突变体的研究中,人们发现浅或浅绿色的叶子的光合作用与正常绿色的叶片相比并没有处于绝对的劣势[16-17]。许等(2004)在水稻中发现低含量的
叶绿素突变体吸收光的能力较差,但电子传递速率较高[18]。本研究的试验材料为本实验室从先玉 335 的父本系中发现的黄绿色叶片突变体,该材料的特点是,从出苗至成熟,其叶片
均呈黄绿色,在苗期每片叶上有小面积黄斑,但植株发育正常。前人已对玉米叶色突变体的遗传与突变基因做了研究,但是利用玉米叶色与光合作用关系研究进行玉米育种的表型选择却鲜见报道。本试验以黄绿苗突变体和叶色正常的玉米自交系为试材,对其进行农艺性状、光合生理研究,并试图探讨黄绿叶突变体的光合生产潜力。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2103110003)作者简介:钟雪梅(1985-),女,讲师,玉米遗传育种与栽培生理
通信联系人:史振声(1954-),男,教授,玉米遗传育种. E-mail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