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 路 施 工 图 设 计 总 说 明
一.工程概况
滨江大道是整个南京地区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对外连接的交通要道。本次滨江大道汉中门大街节点改造工程,对解决涵碧楼万景园交通出行有巨大作用,且对此路段的交通。
本项目位于扬子江大道上,在汉中门大街交叉口南侧,现状设置红绿灯,双向设置一个掉头车道,交叉口开口较小。
本次施工图设计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绿化工程,本册为道路工程施工图。
二.设计依据
1、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2、道路现场踏勘调研资料
3、道路地形等相关设计资料
4、《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5、业主单位提供交叉口标高测量数据
6、《扬子江大道箱涵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7、《关于滨江大道汉中门大街节点改造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宁新城委综字[2015]319号)
8、《关于滨江大道汉中门大街节点改造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宁新城委总师字[2016]7号)
三.技术规范及标准
3.1设计规范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4)《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细则》JTG/T L11-2014
(5)《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
(7)《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673-2012)
(8)《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 36-2006)
(9)《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①~1杂填土:杂色,松散,填料主要为碎砖、碎石及亚粘土。土质不均匀,原有道路段表层经人工压实。层厚0.5~1.4m。
①~2素填土:灰色~灰黄色,软塑,为亚粘土混少量碎砖、碎石填积。层顶埋深0.5~1.4m,层厚0.4~1.4m。
②~1粉质粘土:灰色~灰黄色,软塑(局部硬塑)。层顶埋深1.2~1.9m,层厚1.2~3.7m。
②~2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层顶埋深2.7~5.4m,层厚15.1~19.8m。
②~3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夹薄层粉土,局部呈互层状。层顶埋深18.7~22.5m,层厚18.0~24.4m。
②~4粉细砂:灰色,中密密实,夹薄层粉土。层顶埋深38.8~44.1m,层厚2.5~6.7m。
②~5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夹薄层粉土。埋深43.7~48.1m,层厚3.6~7.7m。
④含卵砾石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卵砾石分布不均匀,含量5~30%不等,粒径2~8cm,个别大于10cm,为石英质,亚圆形。层顶埋深51.2~51.9m,层厚0.9~0.9m。
⑤~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泥岩:棕褐~棕红色,风化强烈,岩石结构大部分破坏,手捏易散碎,碎后成砂土状,层底局部夹风化岩碎块,遇水软化。层顶埋深51.6~52.6m,层厚0.6~4.1m。
⑤~2中风化砂岩:棕红色,钙质胶结,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埋深52.8~53.3m,未揭穿。
⑤~2a风化泥质粉砂岩~泥岩:棕红色,泥质胶结,极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埋深53.0~55.9m,未揭穿。 岩土层名称 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
fak(kPa) ②-1 粉质粘土 100 ②-2 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 60 ②-3 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 80 ②-4 中密(局部密实)粉细砂 180 ②-5 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 80 ④ 软塑含卵砾石粉质粘土 190 ⑤-1 强风化泥岩、泥质粉砂岩 260 ⑤-2a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泥岩 400 ⑤-2 中风化粉砂岩 1000 五.工程设计
5.1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
坐标系:92南京地方坐标系,高程系:吴淞高程系统。
5.1.1平面设计
改造内容:
(1)为解决现状平交口与万景园出入口错位问题南移约m。
(2)滨江大道主路主路压缩中分带拓宽m宽专门的左转、掉头车道。
(3)调整滨江大道侧分带端头位置方便掉头车道通行。
(4)汉中门大街匝道于交叉口处压缩侧分带,增设右转专用车道。
5.1.2竖向设计
改造内容:
由于现状主辅路之间存在高差以及改造范围内老路现状纵坡起伏较大;本次交叉口改造调整各主辅路纵断面。为减少由于竖向调整而影响的道路改造范围,本次设计参照《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细则》JTG/T L11-2014第6.4.4条:当受构筑物控制且纵坡不大时,在满足视距的前提下,纵断面设计可采用3s设计行程竖曲线长度来控制设计。本次设计主路按照80Km/h,3s行程曲线长度为67m,辅道按照40km Km/h,3s行程曲线长度为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幼儿园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打印版)-趣味版.pdf VIP
- (推荐!)2025医疗器械研究资料产品性能研究报告模板(护理包为例).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优质课件.pptx VIP
- 罗宾斯管理学第15版中文PPT第14章.pptx VIP
- 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定稿).pdf VIP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教案.docx VIP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练含答案(共67份).pdf
- J-STD-035A非密封封装电子器件的声学显微技术.pdf VIP
- 医疗器械注册研究资料模板.pdf VIP
- 《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国有企业供应链采购活动与监督》2023修订版解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