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关木芙蓉的诗歌
有关木芙蓉的诗歌
篇一:7诗三首
7 诗三首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了解《涉江采芙蓉》的主要意象及其相关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细致分析诗歌意象,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歌“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萧统《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 ,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二、朗读课文
三、学生翻译
踏过江水去采莲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 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人。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四、《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
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它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五、探究本诗的抒情主人公身份——了解悬想
问题:关于《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1、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 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
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 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你想必还能 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
2、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不正 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么?
从男子口吻, 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3、悬想
“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4、马茂元先生说得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的虚拟。”《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 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想了!
板书设计:
涉江采芙蓉
清幽高洁
芙思妇:谐音“夫容”
关怀思念祝愿蓉游子:“望旧乡”
短歌行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首诗歌体裁知识,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2、学习本文比喻,用典,抒情与言志相结合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3、积累文言字词,理解诗歌含义,并熟练背诵全诗。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感知全文
2、问题探究,梳理文意
3、情感交流,感悟诗人情绪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理解诗人的“忧”,感悟诗人在暮年时分仍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把握诗人情绪变化,正确理解诗人的“忧”, 体会曹操渴望天下贤才尽归己有,一统天下的抱负。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的意境,品味全诗的慷慨之气。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诗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陶潜的菊花酒是人格高洁的标志。阮籍大醉六十天为了避婚。李白饮酒的豪语无人能比,“会须一饮三百杯”,“金樽清酒斗十千”。豪放浪漫,激情澎湃,夸张得不可思议,但也夸张得令人心悦诚服。诗圣杜甫,饱经沧桑,深沉忧郁,也唱出“白日放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