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2014北京实验大题汇总(含答案)
PAGE \* MERGEFORMAT 11
2009-27.(14分)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
2NO2 + 2NaOH = NaNO3 + NaNO2 + H2O
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乘放的药品依次是
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②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一局的试验现象是
试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涉及了一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2010-25.(14分)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是某抗酸药的有效成分。甲同学欲探究X的组成。查阅资料:①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有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硅酸镁铝、磷酸铝、碱式碳酸镁铝。
②Al3+在pH=5.0时沉淀完全; Mg2+在pH=8.8时开始沉淀,在pH=11.4时沉淀完全。
实验过程:
I.向化合物X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得到无色溶液。
II.用铂丝蘸取少量I中所得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黄色火焰。
III.向I中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至5~6,产生白色沉淀B,过滤。
IV.向沉淀B中加过量NaOH溶液,沉淀全部溶解。
V. 向III中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pH至12,得到白色沉淀C。
(1)I中气全A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的化学式是 。
(2)由I、II判断X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磷、 。
(3)III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是 。
(4)IV中B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
(5)沉淀C的化学式是 。
(6)若上述n(A):n(B):n(C)=1:1:3,则X的化学式是 。
2010-27.(13分)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I.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II.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III.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IV.……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 。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IV的操作和现象是 。
(5)过程III实验的目的是 。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2011-27.(15分)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 作现 象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
浓硫酸,加热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C中白色沉淀是 ,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 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 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 ;
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 。
② 进行实验,B中现象:
甲大量白色沉淀乙少量白色沉淀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 。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中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6鲁能比武口试汽机试题库.doc
- 2007 10药物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 2007年05月真题标准答案(理论、技能).doc
- 2007年XXXX燃气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报告(关键章节)-39页.doc
- 2004-2014广东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 2007.8.11河南省三门峡成功解救69名矿工.ppt
- 2007级五年制外语系.ppt
- 2008年浙江省生物竞赛试卷.doc
- 2008-2014初中物理七年中考题有关实验:水的沸腾.docx
- 2008秋季第3讲 机械制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ppt
- 2009-2010第13次课 载流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力.ppt
- 2009年北京市宣武区中考英语二模试卷.doc
- 2009年导则标准考试真题.doc
- 2009—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 知识点4:声现象综合.doc
- 2009年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及答案.doc
- 2009—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整合(5年合编版)知识点4:声现象综合.doc
- 2009年温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维修电工技能选拔赛理论试题.doc
- 2009年衢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维修电工技能选拔赛理论试题.doc
- 2009年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含答案).doc
- 2007本科电机学之直流电机3.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