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中国古代藏书与藏书楼
浅议中国古代藏书与藏书楼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高福宁 王东兴 [河北省邢台市 054035]
摘要:文章概述了古代藏书楼与藏书的发展历史,接着又从四个方面对古代藏书楼的封闭性进行了剖析,最后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古代藏书楼和藏书发展历程中资源共享意识的发展。
关键词:古代藏书;藏书楼;封闭性;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9 文献标识码:A
一、古代藏书楼与藏书略述
中国古代藏书楼指中国古代供收藏和阅览图书用的建筑。中国最早的藏书建筑见于宫廷中,如汉代著名的天禄阁、石渠阁。隋代建造的观文殿。北宋初年所建的崇文院。宋代宫廷中的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等。[1]宋朝以后,随着造纸术的普及和印本书的推广,藏书楼[2]唐杜暹藏书万卷,曾在藏书题记中说:“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皆不孝。”明代范钦曾为天一阁立下“代不分书”、“书不借人,书不出阁”的严训等等。二是藏书家担心藏书丢失损毁。藏书楼是藏书家的精神寄托所在,没有人比藏书家更知道书籍聚散的悲喜哀乐,也没有人能够比藏书家更知道书籍的价值及其传承的意义。古代读书人中确有不少优秀读者,但也不乏思想素质低下之人,他们借人图书或据为己有,或损毁污染,如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所述:“狼藉几案,分散部帙,多为幼童婢妾之所点污,风雨虫鼠之所毁伤”。看来,古代藏书家们的担忧不是多余的。
(四)科学技术水平方面
古代文字载体笨重,加上制作方式落后,大大限制了图书的出版,所以古代图书数量不多,各藏书楼所能收藏图书更是有限。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图书数量不多,也就谈不上藏书楼的开放了。在漫长的藏书楼时代,文字载体经历了甲骨文、木牍简策、缣帛、纸,图书制作方式经历了手工抄写、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秦汉时期,文字载体以简牍为主,秦始皇每天要读120斤重的简牍资料,汉代东方朔给汉武帝写的一封信,两个人才抬得动。简策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除了杀青、编简之外,抄写时,一手写笔、一手拿刀,写错了用刀削去,可见其慢。在纸张普及之后,抄写图书也不容易。清代蒋衡抄写80万字的《十三经》,整整耗费了十二个春秋。清修《四库全书》,先后聘用书工3826人,用了五六年时间才算抄写完毕。[3]后裔秦末儒生博通经史,收其家中《论语》、《孝经》、《尚书》等书,藏于祖堂旧壁中,陆游的父亲陆宰,曾任宫廷藏书处秘书阁的官职,金兵南侵时返乡隐居,筑双清堂、千岩亭,藏书万余卷。绍兴十三年(1143),南宋朝廷设秘书省,诏求遗书于天下,陆宰献书达1300余卷。[4]《宋史胡仲尧传》云构学舍于华林山别墅聚书万卷大设厨廪以延四方游学之士。 至今还传为美谈的华林书院宋代国子监主薄胡仲尧在他的家乡创办的一所私人书院。《天下一统志》中云四方之士来此游者常数百人。宋代著名文士苏轼、晏殊、杨万里、黄庭坚等,都曾华林书院游历或讲学。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5][6]学会藏书楼已具有公共图书馆的性质1982:45~47.
[6]王酉梅.中国图书馆发展史[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209~212.
作者简介:
高福宁,女,汉族。出生于1978年10年6日。河北省吴桥县人。2002年7月毕业于河北经贸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工作至今。2008年12月评为馆员。发表论文10余篇。手机电子邮箱:gfn1027@163.com;通信地址:河北省邢台市钢铁北路552号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邮编:054035。
王东兴,男,汉族,出生于1975年8年21日,河北省吴桥县人。1999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英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从事英语教学工作,2003年11月调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工作至今。2009年12月评为馆员。发表论文5篇。手机电子邮箱:wdx1975@;通信地址:河北省邢台市钢铁北路552号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邮编:05403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