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2例吸入性肺炎临床研究
42例吸入性肺炎临床研究【摘要】 目的 探讨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中的42例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资料。 结果 42例患者中治愈24人,好转14人,死亡4人。 结论 治疗基本原则为有效控制感染、促进排痰、改善呼吸功能、提高免疫力和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其中,有效控制感染和促进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关键。
【关键词】
吸入性肺炎;临床分析
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tis)是指吸入酸性物质、动物脂肪如食物胃容物以及其他刺激性液体和挥发性的碳氢化合物后,引起的化学性肺炎。即使健康人,吸入大量物质(如发生于呕吐时),亦可发生吸入性肺炎。现对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中的42例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2例均为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42~83岁。入选标准[1]:有误吸史,X线胸片上有新近肺浸润性病灶并伴有下列表现之一者:①发热。②咯脓痰或痰量明显增厚。③肺部新出现湿啰音和(或)肺实变体征。④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升高。
1.2 基础疾病
脑血管意外2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5例,帕金森4例,胃食管反流病2例,晚期肿瘤3例,电击1例。
2 结果
42例患者中以精神萎靡为首要表现的17例;以咳嗽、咳痰,伴或不伴有发热的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21例;呼吸困难4例;肺部查体可闻及干湿性啰音22例,呼吸音减低10例,无异常10例。
血常规:外周血WBC>10×109/L 27例,其中N>70% 22例,WBC<10×109/L的11例,余4例正常。
血气分析:42例患者均做血气分析,其中Ⅰ型呼衰19例,Ⅱ型呼衰10例,余13例正常。
细菌学检查:痰培养检出致病菌共20例,多为混合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为主。
预后:予吸氧、对症、支持及基础疾病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期间根据痰培养选择敏感抗生素。治愈24人,好转14人,死亡4人。
3 讨论
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脑血管意外、溺水、食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直接危险因素为昏迷、呕吐导致误吸。脑血管意外为吸入性肺炎的常见基础疾病,而意识障碍是常见诱因。80%的吸入性肺炎的患者有意识障碍,意识障碍越重,越易产生吸入性肺炎[2]。有文献显示,急性脑卒中患者约有1/3发生肺内感染,其中大部分与误吸有关,吸入性肺炎是脑卒中后最为常见的合并症,且老年人吸入性肺炎病死率较高,占全部肺炎死亡病例的34%[3]。目前存在一个误区是认为误吸一定要有明确的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恶心呕吐等,实际上多数患者因误吸少量未必出现明显症状。因此临床有条件者应通过检查患者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如枸橼酸刺激试验、吞咽激发试验、痰P物质和胃蛋白酶测定、同位素标记等,判断患者是否有误吸。吸入性肺炎治疗的基本原则为有效控制感染、促进排痰、改善呼吸功能、提高免疫力和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其中,有效控制感染和促进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关键。由于考虑到误吸对吸入性肺炎的影响,在抗生素的选择上,应以能覆盖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和厌氧菌的药物为主。临床医生在应用抗生素时,应根据痰液培养及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药物,未获得培养结果时应尽量选用能覆盖厌氧菌的抗生素为宜,可联合应用克林霉素及甲硝唑。对于院内获得性感染或重症吸入性肺炎的治疗应选择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酶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治疗的过程中还应重视预防环节,对于老年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食管、胃返流者要保持口腔卫生,并及时放置胃管,鼻饲饮食,防止误吸并加强对胃管的管理,选择最适合个体患者的鼻饲方式,以最大限度的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郭振辉,周娟,邓青南.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探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2):128.
[2] Vander Steem Jt, Ooms ME, Mehr DR, et al. Severe dementia and adverse outcome of nursing home acquired pneurnonia: Evidence for medication by functional and pathophysiological decline. J Am Geriatar Soc,2002,50:429-448.
[3] 龙洁.脑卒中后合并吸入性肺炎的诊治.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6):321.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