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桑树引发战争.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棵桑树引发战争

一棵桑树引发战争风云突变,两个娘们儿开了战。 主题是,哪个烂肠子下作小娼妇偷采了我的桑叶,让她家的蚕死光。 云云,云云。 那棵桑树沉默着,它是战争的根由,是它挑起了人类永恒的愤怒和激情。它当然只是一棵桑树,可是它长的不是地方,它正好就长在吴国和楚国的边界线上。问题是,边界线也并不是一条线,它与其说是画在大地上,不如说是画在人心里,而人心,你知道,古今都一样,这棵满是鲜美桑叶的树立在那儿,对于两千五百年前勤于桑蚕事业的吴妇女和楚妇女来说,那就是一口油井,于是,那条线原本是怎样,吴楚有了完全不同的说法,而那棵树归吴或归楚,就成了必须用牙和指甲解决的问题。 总之,在某个清晨,吴妇女或楚妇女赫然发现,那棵树上的叶子竟然都被采光了!谁干的?当然是卑鄙的楚国人或吴国人干的!女人之间的战争只是序幕,女人真正的杀伤性武器是他们的男人,孩子他爹啊,你个死鬼啊,我怎么就嫁了这么个软蛋啊。 软蛋不得不硬起来,拳头和锄头齐出,到当天日落时分,楚方大胜,灭了吴方满门。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两千多年间,中国民间为了争夺生存资源,甚至为了赵家狗看了我一眼,宗族械斗打得鸡飞狗跳可说是无日无之。但现在,问题不是张家和李家、东村和西村,问题是,吴国和楚国。 于是,问题不可能不了了之,事态迅速升级,那时没有电报,没有手机,那时的干部也没有事事请示的习惯,吴国地方官二话不说,发兵越界,把对方一个村屠得鸡犬不留。 这就叫边境冲突,在此之前,这件事和历史无关,等于没有,在此之后,再不来看热闹还算什么史学家!史家之笔嗜血,他们对人类事务重要性的判断基本上是以出血量为准,司马迁眼看着血流漂杵,直写得大珠小珠落玉盘:“卑梁大夫怒,发邑兵攻钟离。楚王闻之怒,发国兵灭卑梁。吴王闻之大怒,亦发兵,使公子光因建母家攻楚,灭钟离、居巢。楚乃恐而城郢。” 这段文字见《史记·楚世家》,有兴趣的自己找来看,在下就不讲解了,总之,桑树之战演变成了吴楚之间的大规模战争,而吴方占了上风。 太史公这寥寥一段文字堪称寸铁杀人,胜过在下两千字,胜过张召忠、马鼎盛半个月的口水。“怒”、“怒”、“大怒”,战争不断升级不过源于怒气不断高涨。 关于桑树之战,《史记》和《左传》说法互异,比照起来看,似乎是太史公只顾了笔下爽利,把前现代的一场战争写成了间不容发的闪电战,其实那时,消息传得慢,又没有高速路,调兵遣将更慢,一场战争如同又臭又长的连续剧,从“怒”到“恐”,怎么也得大半年,这期间还发生了很多事,太史公嫌麻烦,全给省了。比如吴国打钟离,是地方官员自作主张,烧杀抢掠出了气,应是撤兵而还。这边楚王怒了,又去灭卑梁,灭了卑梁就该想到吴王会大怒,但楚王偏偏想不到,或者想到了,他以为他能摆平,摆平的办法就是,率领舰队,浩浩荡荡,沿着吴国边界巡游,顺便还访问了越国,与越王举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 这一套办法,古今也没什么变化,这叫武力威慑,这叫建立战略同盟。很好很给力。但是不管什么时候,总有人说不中听的话、说风凉话,也没人请他上电视,但他就是忍不住要说。比如当日楚国就有这么一个讨厌的,名叫戍。戍先生冷眼看天下,在博客上发了一通议论: 咱们楚国到底是想打呀还是不想打?是想大打还是想小打?真要想打就别这么敲锣打鼓的,你当打仗是唱戏啊?咬人的狗不叫,会叫的狗不咬,摆出个架势来可又没真想打,那就是找打,“吴不动而速之,吴踵楚,而疆场无备,邑,能无亡乎?” 说完了赶紧关闭评论通道,免得被愤怒青年拍死。 当然,大家光顾着怒着自信着,戍先生的话两千年前就没人听。结果,吴王大怒,大怒是真怒,不是发个帖子洗洗睡,不是严正声明,是深思熟虑的决断,是翻腾血气化为钢铁志,是豁出去了,全押上了,不要命了!楚王的武装公费旅游即将圆满结束,而就在此时,吴军从后面扑了上来…… 讨厌的戍先生又说了:大王这么一折腾就丢了两座城,咱们楚国经得住几回这样的折腾?“亡郧之始于此在矣!” 是的,一切刚刚开始,从一棵桑树开始,十一年后,吴军攻入楚国都城。 那棵桑树,现在归吴,然而争桑之人死光了,采桑之歌不复闻。 (据《信睿》,作者李敬泽)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