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外交形式主义及神秘主义
中国外交形式主义及神秘主义[文章导读]随着中国对世界格局日益深度的嵌入,我们这一古老的政治文明体究竟将在世界秩序中扮演何种角色,开始引起中国精英的关注与思索。但目前对于此一问题的研究,或囿于国际关系、世界经济等专业领域,或割裂国内问题与国际大势之关联。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主办的《大观》丛刊则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丛刊基于以下理念:中国的未来,必须建立在一种基于自身现状的世界主义建构之上。该刊集合了多个相关领域的学者,其中尤有多位年轻新锐,其成果令人瞩目。为此,本刊特邀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副院长于向东和《大观》杂志编委施展就“中国的外交哲学”展开对谈。
建国初期双重外交格局的生成
施展:近年来,中国的外交环境日益复杂。近则周边,远则中东,外交上屡屡进退失据,引发国内外众多议论。当然,用一般的是非输赢标准衡量国际政治得失是幼稚的,但外交做得如此里外不讨好,一定还是出了什么问题。这促使我们应对中国的外交哲学进行反思。
于向东:今天的外交是在一个特殊的国际环境下逐渐生成的。这个环境的主要特征是中国的成长正在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当然也改变着中国的面貌。要反思和讨论今天的中国外交,需要做一个基础性工作,即重新回顾1949年以来的外交史。在1949年后很短暂的时间内,毛泽东做出外交“一边倒”的决定后,中国的外交格局就被确定了。这个时代可称之为“革命外交时代”:那时我们有两层外交,一层是“内”外交,一层是“外”外交。前者指的是中国与苏联、朝鲜、越南、东欧各国共同构成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关系,这是一种特别的外交关系。后者指的是与社会主义阵营以外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亚非拉国家的外交。
“内”外交在很大程度上服从于特殊的整体利益。在社会主义阵营联盟当中,各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出让了国家的主权,以服从于特殊的社会历史目标。这是“内外交”的特性或本质。
施展:它服从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统一目标,在该目标统摄下,“内”外交有一个明显的核心存在,几乎所有兄弟国家都要围绕这个核心制定自己的方针。这与“外”外交的多中心主体的结构是不一样的。
于向东:它有着以苏联党为中心的、完全结构化的联盟权利体系。这个时期的中国对国际事务的知识很贫乏,与苏联相比完全处在下风,因此中国在对外关系上基本服从于苏联的革命战略。在这个战略目标制约下,阵营内部的相互关系带有“同盟者”或“兄弟”的关系。尽管中国也有自身经济利益等方面的考虑,但首先需服从于社会主义阵营的整体利益。从毛泽东到各级政府,再到民间外交皆是如此。
施展:中国在“内”外交的盟主这个问题上的考量,随着苏联领导人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的更迭,也发生变化。
于向东: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到另一条线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苏联吃不准中国共产党究竟是出于意识形态,还是出于民族主义追求现代化强国的努力发动中国革命。中国刚刚加入阵营的时候,中苏双方还缺乏根本的信任。根本信任的建立,不仅需要口头上一致的理念,还得有基本相称的知识水平,以能够深刻理解彼此的观念结构和利益。就这种特定意义上的知识水平而言,刚建国的中共还是很差强人意的。双方只好刻意遮蔽此种不和谐。1956年以后,毛泽东和赫鲁晓夫的关系发生微妙变化时,毛一开始并未在意识形态上挑起论战,却首先诉诸于民族主义。其实毛并非不想在意识形态上发难,但彼时我党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准备工作还不足,还在学习。到了60年代初期,写中苏论战“九评”时,一套完整的理论工具就初具雏形了。50年代还达不到可以进行理论争论的水平,那时全党都在抓紧学习苏联教科书。最高领导人本人也不例外。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两党关系恶化的时候,毛泽东开始将两党的关系切换成两国的关系来处理,以所谓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为诉求,开始挑战苏联在意识形态上的盟主地位,从而使得“内”外交陷入危机状态。“九评”之后,两党关系完全破裂,苏联也被迫开始回到民族国家意义上处理中苏关系:抛弃掉所谓兄弟关系,施加各种外交压力。这正好是一种可能唤起中国人历史记忆的处理方法,于是中方也抛出了“撤走专家”、“陈兵百万”、“逼债”等渲染表述,使得苏联在60年代初期被描摹为苏修社会帝国主义。
施展:“九评”完全是意识形态之争,正常国家的外交争端不会以这种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挑战与争论只在阵营争盟主的时候才有意义,在正常的外交格局中是没有意义的。这也正好是“内”外交的特征,党的关系与国的关系边界含混。结果当毛不谈党的关系而是诉诸国家民族利益,来拒斥如长波电台、联合舰队等议题时,苏联人也就晕了,不知道怎么办。但是在60年代初,“内”外交向国家间外交的转换还不明显,但是毛个人开始有些新的考虑。
于向东:是的,某种渴望在毛泽东的心中开始生成了。1958年的时候,毛泽东相当乐观,这来自于对国内经济形势的某种乐观估计,随后就是“大跃进”。经济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专业建设库 人才需求调研 中科南扬科技有限公司调研记录.doc VIP
- 武汉大学工程水文学历年考研试题.pdf VIP
- 汽车行业研究及策略.pdf
- 商务谈判(毕思勇第四版)PPT课件-第二章-商务谈判的准备工作.pptx VIP
- JCI(第七版)医院评审标准流程指南(1).docx VIP
- 美的MDV8多联机中央空调说明书.pdf
- 工业厂房建设管理制度.docx VIP
- Apache APISIX v2.8 官方文档详解.pdf VIP
- FZ_T 60039-2013膜结构用涂层织物 剥离强力试验方法.pdf
- 2020年知名购物中心、商场开业工作计划倒排表 (财务最全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