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用抗坏血酸液相还原法制备微纳米铜粉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第 27 卷第 4 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7 年 4 月
Volume 27 Number 4 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 April 2017
DOI :10.19476/j.ysxb.1004.0609.2017.04.010
采用抗坏血酸液相还原法制备微纳米铜粉
1 1 1 2
张 萌 ,霍 地 ,孙旭东 ,康 雁
(1. 东北大学 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819 ;
2. 东北大学 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沈阳 110169)
摘 要:研究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微纳米铜粉过程中 pH 值、混合方式和混合速率对铜粉
形貌和粒径的影响。采用 X 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液相反
应溶液体系的 pH 值对反应产物的物相及其形貌有决定性的影响;当 pH 值控制为 3~8 时,还原产物为纯铜相;当
pH 为 9~12 时,产物是金属Cu 与 Cu O 混合相;当 pH 值高于 13 时,还原产物为Cu O 相;反向滴定即 CuSO 溶
2 2 4
液向抗坏血酸溶液中滴定时制备的铜粉颗粒粗大呈微米级,正向滴定获得的铜粉细小呈亚微米级;以快速倾倒方
式获得的铜粉颗粒尺寸分布窄且分散性良好,以慢速滴注获得的铜粉的尺寸与形状与前者的相近,但分布不均匀。
关键词:铜粉;抗坏血酸;混合方式;混合速率
文章编号:1004-0609(2017)-04-0747-06 中图分类号:TG146.11 ;TF123 文献标志码:A
自 1995 年 HU 等[1]指出微纳米铜粉由于其低电 pH 值,混料方式和混合速率对制备铜粉形貌和粒径的
阻可以用于电子连接后,其性质引起了电子工业界的 影响。
很大兴趣。微纳米铜粉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 可代替
[2] [3] [4]
贵金属粉末用在高效催化剂 、导电浆料 、导电胶 、
高级润滑油[5]等领域。由于可以大大降低工业成本, 1 实验
其应用前景广阔。因此,对微纳米铜粉的研究已经引
起很大的关注。迄今为止,许多不同技术被用于制备 实验原料为 CuSO ·5H O( 分析纯) ,抗坏血酸
4 2
[6] [7]
微纳米铜粉,例如热分解法 、机械化学法 、电子束 (C H O ,分析纯)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为
6 8 6
[8] [9] [10]
辐照法 、溶胶−凝胶法 、电化学法 和液相化学还 保护剂及分散剂,NaOH 溶液(2 mol/L),浓硫酸(分析
原法[11]等。其中,液相还原法制备微纳米铜粉有诸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