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运系统网络分析初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运系统网络分析初探

第 ]7 卷第 2 期 Vol. 17 No. 2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993 年 6 月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Jun. 1993 • 采运系统网络分析初探 赵尘 (森林工程本) 摘要采用网络分析技术和运筹方法,从整体土研究采远东统设计的优化间趣,提 出丁具体的研究才法和数学模型,用于制定经济合理的采伐运输方案,为林区木材生 产规划设计和伐区采远东统设计提供实用的决策分析工具。 关键词禾运牟统z 网络分析;优化设计;远筹技术 中固分类号 S782 .. 1 问题提出 森林采伐运输包括了一系列的生产工序过程,是木材从伐区(采伐点〉到需材点的一个广 义的多阶段运输系统。采运系统的特点决定了其工艺和设备的选择配置的多样性。然而,对如 何优化采运系统设计的问题,至今尚缺乏深入的和系统的研究,缺乏对系统各环节的综合分析 方法和决策支持工具。 本文以规划中的整个采伐运输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系统内各工序环节的特点,采用网络 分析和线性规划技术,提出具体的研究方法和计算技术,建立起采运系统的优化模型,为林区 木材生产规划设计和伐区采运系统设计提供有效的优化方法和决策分析工具。 咽. 2 研究才法 网络分析的基础是网络图。采运系统中各工序的交接点定义为图上的节点,每一工序定义 为图上两节点间的有向弧。这样,采运系统内各工序之间的关系就反映在一张网络图上,它可 以包括从伐区开始,经伐木、打枝、造材、集材、装卸和运材,最终到达需材点的全部作业环节。 网络的起点是伐区,终点是贮木场或需材点。这就形成了一个广义上的多阶段运输系统。 由各工序可供选择的各种具体工艺方式所组成的网络图成为系统优化设计的依据。进行 系统优化就是要在这样一个网络图上找出由起点到终点的最小费用路线。 从采运系统的实际出发,每一工序过程的费用可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1.2J 。固定费 用是该工序中不随运输量变化的费用,如道路兴建和改造、桥梁修筑、索道架设和移运、水运河 收稿日期 1992-04-11 一 55 一 第 17 卷第2 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道整治等费用;可变费用则是随运输量变化的费用,如集材费用和运材费用,一般可认为与运 输量成正比。采运系统每一工序还有一定的生产能力限制,反映在网络图上就是各弧的容量。 采运系统网络中一般具有若干伐区和需材点,每一伐区和需材点具有各自的采伐量和需 材量,采伐作业可以分布在各个采伐期。这样,在系统优化中就需要考虑到不同作业年份的影 响。图 1 为一简化的采运系统网络图。节点①、②、③为伐区,节点@和⑩为需材点,图上标出 了采伐量、需材量及要求年份。 图 l 采运系统网络图例 Fig. 1 An example of logging system networks 综上所述,采运系统网络上每个起点和终点要求一定的采伐量和需材量以及作业年份,网 络上各弧具有一定的方向、容量、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进行系统优化就是要找出各弧上的运 输流量,在满足各起点和终点要求的条件下,使总的采运成本最小。 3 计算模型 对网络的求解,在图论上有各种模型和算法,如最短路径法、最大流法、最小费用流法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