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名词解释.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名词解释

《说文解字注》 作者: HYPERLINK /doc/5607767.html \t _blank 段玉裁 类型: HYPERLINK /doc/2201184.html \t _blank 字典成书时间:清 HYPERLINK /doc/1655604.html \t _blank 嘉庆二十年(1815 年) 《说文解字注》阐发了蕴藏于《说文解字》内的体例,使简奥的原本呈现出清晰的 HYPERLINK /doc/5683084.html \t _blank 脉络,有利于后人 HYPERLINK /doc/5378098.html \t _blank 学习、 HYPERLINK /doc/95117.html \t _blank 研究。在考求字义时,注重形、音、义的互相推求,综合 HYPERLINK /doc/2184399.html \t _blank 分析,于许慎析义的 HYPERLINK /doc/442812.html \t _blank 基础上,大加扩展, HYPERLINK /doc/1062931.html \t _blank 旁征博引,所引之书达226 种之多。所以本书在 HYPERLINK /doc/5036874.html \t _blank 语言学、文字学、 HYPERLINK /doc/5931360.html \t _blank 词汇学、词义学等方面的成就是卓著的。凡典籍训诂与《说文解字》有异同者,无不采集考订,故本书考辨精当之处。 段玉裁注《说文》,多所创见,考辨精当,较之《说文解字》当然要详赡得多。这部书当然也有缺点,除一般的封建观点外,段氏之病在于盲目尊许和过于 HYPERLINK /doc/3567010.html \t _blank 自信。由于盲目尊许,则在个别地方略有微词外,全书中几找不出一处真正批评许慎,指摘其错误的话。甚者,凡许氏错解字形,误释字义者,段往往 HYPERLINK /doc/1062931.html \t _blank 旁征博引,详为之注又如“也”字,本与“它”同字,许据小篆释为“女阴”,纯系无稽之说。段氏则强调说“此篆女阴是本义,假借为语词”,“许在当时必有所受之”,为之开脱。又由于自信过甚,也就难免主观武断,且信韵会等后出之书胜于信说文,以致增删篆文,改易说解,而多有不当处。 《广雅疏证》作者:王念孙 清朝 是一部系统整理、阐述《广雅》的著作。实际上,《广雅疏证》乃是王念孙借《广雅》一书以畅述其音韵、 HYPERLINK /doc/3401064.html \t _blank 文字、训诂之学识的集大成之作,更是清代语言学史上成就较高的小学要籍。《广雅疏证》之篇章次序一仍《广雅》,对其训释,逐条加以疏证,内容主要有「补正《广雅》文字」、「辨证张揖误采」、「纠正先儒误说」、「揭示《广雅》体例」、「疏证《广雅》的训释」、「兼涉同源探求」、「校正曹宪音释」。《广雅疏证》还有两个优点,一是博考典籍,取证宏富。二是实事求是,态度严谨。但仍然少不了有些缺点,一是体例不尽完善,二是使用术语不尽精确,三是疏证校订或有失误,四是徵引典籍或有疏漏。 《经传释词》解释经传古籍中虚词的专著。清代 HYPERLINK /doc/6048765.html \t _blank 王引之撰。王引之以前有刘淇所著 HYPERLINK /doc/5500729.html \t _blank 助字辨略一书,专门讲解虚词,王氏似未见到。刘书著于康熙年间,王书成于嘉庆年间,后于刘书80余年。当王引之时考据之学大兴, HYPERLINK /doc/5607767.html \t _blank 段玉裁、王念孙阔步于前,王引之继承父业,加以引申,自然容易超过刘书。刘书虽疏略,但引证下至唐宋,王书则仅及西汉而止。这是王书以“经传”为书名,自不能论及“经传”以外的书的缘故,虽引战国策及 HYPERLINK /doc/5368955.html \t _blank 史记等,大概他的意思这类书可以说是经传的附庸品。 《经传释词》共收虚字160个,虽以单音虚词为主,但有同义虚词连用的,也偶然随文论及,如“庸”字后,附及“庸何”、“庸安”、“庸讵”、“庸孰”4词,这是他的高明处。然而《经传释词》仍有缺点,一是阙漏较多,甚至《经义述闻》论过的,《释词》也失载。《经义述闻》曾论 HYPERLINK /doc/5564001.html \t _blank 左传宣公十二年“又可以为京观乎”,证明“可”即“何”,《释词》却失载。至于“可”也用表数之约略,如《史记·韩长孺传》:“太后、长公主更赐安国可直千余金。”王引之大概因为“经传”没有这种用法,因此也置而不论。二是偶有误解古书处,其至因此断句失误,如卷二“焉”字,引《庄子·则阳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