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的修辞常用的十个词
巧记常见文言实词十法
林秋人
一、因形释义法。
即运用形训。从形声字的形旁和会意字、象形字、指事字的表意符号来释义并记忆。如:
?1、叵
把“可”字颠倒,即“不可”。(《说文解字》把“叵”放在“可”部,说:“不可也,从反可”)例如“居心叵测”。
2、杳
形如“日”落到树“木”之下,因此它主要有以下词义:
①昏暗——本义,日落而昏暗。例:“森林杳以冥冥”。《涉江》
②遥远-—引申义。日落则太阳遥不可及,是为遥远。例:“平明登云峰,杳与庐霍绝。”(江淹《谢临川游山》)
③无踪影——引申义。日落而不见踪影,例“杳无音信”。
3、?鄙
左边如两国城墙交接,右边是一座山(若把 “阝”旁倒置即如山的形状),山边两国城墙交接,意为边界。由此,可以知道“鄙人”的含义有:
①乡下人,即边远之人。
②鄙俗、不开化的人。(像边远地区的人见识少。)
③自称的谦词。
【例】指出下面划线字的含义:
⑴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史记·冯唐列传》??????????????????(??)
⑵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震慑。《荆轲刺秦王》???????????????(??)
⑶余睹将军悛悛(质朴的样子)如鄙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另外,“鄙”为 “鄙视” “鄙陋”之意,只要把“鄙”字组词即可得出。
注:“阝”:如果把 “阝”倒置,就如“山”形,因此与“阝” 有关的字常与山或登高有关,如“陛下”的“陛”字, “阝”表示登高,与“土” 一起表示土筑的阶梯。称皇帝为“陛下”与称对方为“足下”一样,都不直呼对方,是委婉语,是尊称。
4、致
它既是形声字,组字的两个边旁又都有表意作用。“〩”在篆书中像人的手拿竹鞭(“〩”字的上部若树枝,下部似人手。 “牧”字即手执竹鞭赶牛,放牛)。
因此,“〩”旁的字与手的动作有关。“至”是“到”的意思, “致” 则有用手“使到”?之意,因此,“致”主要有以下词义:
①?????送达。例:“远方莫不致其珍。”(荀子《解蔽》)
②?????给予,献出。例:“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学而》)
③?????表达。如“致敬”。“迎之致敬以有礼”(孟子《告子》)
④?????使到来,招来。例:“致市民,聚万货。”(《盐铁论》)
——以上表示“使到” 及于他人。
⑤?????导致、招致。——贬义
⑥?????传达,表达。例:“当道者曰:“臣野人,致帝命耳。”(《史记·赵世家》)
⑦?????取得,获得,得到。例:“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贾谊《过秦论》)
——以上表示“使到”及于自己之意。
注:“致”还有其它常见义,见后文“组词法”。
5、?引
“引”字左边是“弓”,右边为箭。因此有以下词义
①?????开弓。——本义。例:“君子跃如,引而不发。”
②?????拉开(弓)——引申义。例:“引弓射之,豕人立而啼。”(《论衡·订鬼》)
③?????拉(车)——引申义。例:“及其引重车,取夷路。”(王安石《材论》)
④?????退——引申义。开弓要往后拉,故有“引退”之意。例:“乃引而去。”(《史记·絳侯周勃世家》)
⑤?????引进,引荐。——引申义。因为开弓后箭往前飞奔,故有“引进”之意。例:“其有更相援引,希附权强者。”
⑥?????延长——引申义。因为开弓时弓要拉长,所以有“延长”之意。例:“ 鳖令殪而尸亡兮,取蜀禅而引世。”《后汉书·张衡传》(鳖令殪溺水身亡后尸体随水流去,复活后获得蜀王望帝禪让的王位而延世。)
⑦?????伸长——引申义。由“延长”义引申而来。例:“如有不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孟子·梁惠王上》)
⑧?????生长——引申义。由“伸长”义引申而来。例:“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世说新语·赏誉》)
二、由音释义法
即声训记忆法。
1、有些虚词是合音词,我们可以由音释义。
?如“诸”,可以是“之乎”( “之zhi”的声母与“乎hu”的韵母合音,即:“zh—u—zhu”)或“之于”的合音。 “于”的古音与现在不同,我们只要记住“之乎”合音,就行了:“之”解释为“ 这”或者“他”“他们”(“她”“它”“她们“它们”);“乎”解释为“吗”或“于”(“在”“到”“从”“比”等)。例:
①?????“投诸(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诸”,之于。“之”它,指代土。“于”,到。
②?????“不识有诸?” (《齐恒晋文之事》)“诸”,之乎。“之”,这件事情,这回事;“乎”,吗。
??2、??方言语音比较法。
因为方言也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只是方言变化发展慢些。特别是南方交通闭塞,语言发展更慢。有些词仍保留古音古义。如?“走”?,在福州话读作[ZAO],即逃跑之意。“陈”与“阵”在福州音中声母都读[d]。属于近音词,所以古文中“陈”常是“阵”的通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对话在言语中.pdf
- 对话 - 四年级.doc
- 对话教学模式.doc
- 对话理论类.ppt2.ppt
- 对话的批评.doc
- 对语言学术语的解释.doc
- 对话班讨论.ppt
- 对时代观的评论.pdf
- 对语言测试的评论.pdf
- 对语言考试的一些想法.ppt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