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颌面一头颈肿瘤术后缺损游离皮瓣修复观察及护理
口腔颌面一头颈肿瘤术后缺损游离皮瓣修复观察及护理随着显微外科技术日趋成熟,运用游离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较为广泛,它既保证了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又可有效地进行局部功能的重建与容貌的修复。我院于2008年4月~2012年3月共运用多种游离皮瓣、肌皮瓣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30例,经过手术后密切的观察与护理,皮瓣均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6~89岁。其中下颌骨恶性肿瘤7例,舌癌7例,腮腺区肿瘤5例,口内粘膜鳞状细胞癌4例,口底腺样囊性癌3例,颞部皮肤癌2例,颜面右侧瘢痕畸形1例,下唇癌1例;应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23例,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5例,背阔肌皮瓣修复2例。
1.2结果:7例肌皮瓣移植均成活。23例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中,2例手术后由于静脉血管回流不畅,皮瓣色泽变暗,出现发花、瘀斑等静脉瘀血现象,虽经积极处理,皮瓣未成活;其余21例前臂游离皮瓣移植均成活。
2观察与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由于病灶及缺损部位位于头面部,患者担心手术后因外貌、语言交流、饮食办式等改变而难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加上对恶性肿瘤的恐惧心理、医疗费用的负扭等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消极、焦躁的负面情绪,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不仅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也会影响术后护理及康复计划的实施。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及术前健康教育工作。
2.1.2供区的皮肤准备:对准备行前臂游离皮瓣或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的患者,给供皮前臂或脚踩部系上红色丝带作为标记,以提醒医师、护士、患者及家属保护肢体皮肤的完整性,不可做任何穿刺或治疗,以防损伤血管,影响皮瓣成活,并向患者说明不可将标记随意取下。术前3天,供皮区剃毛,每日用肥皂水清洗手臂(或大腿),用灭菌水冲洗、拭干,然后用75%乙醇消毒,无菌敷料包扎,保证供区皮肤无感染、皮炎、湿疹等。术前1天修剪指甲。
2.1.3口腔准备:术前3天为患者行牙周洁治,嘱患者餐后用漱口液含漱,以减少口腔内积存细菌,减少术后并发症。
2.1.4术后沟通交流的准备:部分口内移植皮瓣患者术后会出现语言沟通障碍。因此,护士在手术前应教会患者应用语言形式表达,如表示同意眨两下眼,表示不同意皱眉,要解人便竖起大拇指,要解小便竖起小拇指等,还可以准桥纸笔或写字板,以方便与患者沟通,满足其生活需要。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监测和护理:手术后持续心电监测48~72h,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及体温变化并做好记录。如出现低血压提示血容量不足,会影响移植体的血供,增加微循环阻力,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背阔肌肌皮瓣切除后影响呼吸运动,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呼吸运动的频率及节律。给予持续吸氧,调节氧流量至2000~4000ml/min,维持血氧饱和度不低于95%,以保证皮瓣供氧。
2.2.2保持病室环境适宜:组织瓣的血液循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非常敏感,特别是寒冷刺激可使移植体的血管发生痉挛,导致栓塞和移植体坏死。因此,术后病室温度应维持在25℃~28℃,皮瓣局部覆盖双层棉垫以保温或用理疗灯照射,照射距离30~40cm为宜。同时加强病室管理,定时空气消毒,做好院内感染预防及控制工作。
2.2.3体位安置:患者平卧,头部制动,保证血管蒂不受张力和压力,避免牵拉、扭曲引起血管痉挛。清醒后次日,可视情况改为半卧位,不仅有利于伤口引流,也有利于改善移植皮瓣的静脉回流。供皮肢体抬高30°以减轻肿胀,观察并记录局部包扎情况及肢指端末梢血运。股前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的患者,术后腿部抬高15°制动,5~7天后可开始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逐步练习下地活动,先练习支撑,再练习行走。
2.2.4移植皮瓣的观察:游离组织瓣若出现动脉供血不足超过3h,皮瓣成活的可能性将明显减小;若出现静脉回流受阻,组织瓣可耐受约6h左右的缺血状态,6h以上,约75%的组织瓣可能坏死,8h以上,100%的组织瓣将坏死。因此,术后应严密观察皮瓣血运情况,及早发现血管危象。本组病例术后6h内,每30min观察一次:6h后,每1h观察一次;72h后,每2h观察一次;8~21天,每4h观察一次。所有观察结果均记录于特别护理记录单上,观察的内容包括:皮瓣颜色、温度、皮纹、肿胀程度、毛细血管充盈试验共5个方面:①皮瓣颜色:正常皮瓣颜色微红。动脉供血不足时,皮瓣色苍白;静脉回流不畅时,皮缘渗血增多,皮瓣颜色由粉红逐渐变为暗红一紫红一紫黑,颜色变暗,皮瓣发花或有瘀斑;②皮瓣温度:采用红外线体温测量仪测量,测量位置相对固定在皮瓣中心点,保持探测仪头部与皮瓣距离2~3cm,以减少测量误差。每次测量皮瓣温度和面部临近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