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和其功能.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词类和其功能

词类及其功能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词类的定义和语法功能。 2、重点掌握动词、形容词、介词的语法功能及应用。 学习难点:几组词性的区分。 知识链接 一、基本分类 1、现代汉语是五层语言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 2、现代汉语的词语可以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 A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6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B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能作为短语,不能充当句子成分。 6类:副词、连词、介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二、词类表 名称 定义 语法特点 类别 举例 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词前可加数量词,不能加“不”、“很”副词。 词后不能加时态助词“了”。 具体名词 人? 牛? 山? 水 抽象名词 友谊? 立场 观点? 思想 表示方向位置的词。 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后。 方位词 东? 西? 南? 北 代词 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且不带修饰成分。 人称代词 我? 你? 他? 我们 指示代词 这? 那? 这里 疑问代词 谁? 哪? 什么 动词 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 词前可加副词。 词后可加“着”、“了”、“过”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 不及物动词 (自动词) 醒? 病? 觉悟 及物动词 (他动词) 看? 写? 打 调查? 讨论? 认为 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的词。(能愿动词或助动词) 词后不能加“着”、“了”、“过”时态助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表示可能 能? 能够? 可以 表示必要 该? 当? 应当 表示愿意 敢? 肯? 愿意 表示动作趋向的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趋向动词 来? 去? 上? 下 进来? 出去 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词前可加副词。 词后可加“着”、“了”、“过”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 性质形容词 大? 小? 英明 状态形容词 雪白 红通通 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 与量词结合,称数量词。 基数词 百? 千? 万? 亿 序数词 第一? 第二? 第三 分数词 百分之二十 倍数词 一倍? 十倍? 百倍 概数词 几(个)? 一百上下 量词 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与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结合。 名量词 (物量词) 一把(镰刀) 一屋子(人) 动量词 去一次? 说一遍 副词 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前作状语。 不能和名词组合。 表示程度 很? 太? 最? 非常 表示范围 都? 全? 只? 统统 表示时间 正? 刚? 又? 曾经 表示否定 未? 没有(看见) 表示语气 偏偏? 也许? 简直 介词 起转介作用的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处所、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比较对象等。 词后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 不能单说,不能单独作谓语,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组成介词结构。 表示处所、方向 在? 向? 从? 往 表示时间 从? 自从? 当 表示状态方式 用? 以? 按照 表示原因 由于? 因? 因为 表示目的 为? 为了? 为着 表示比较 比? 跟? 同 表示排除 除了 难点解读 几组难以区分的词 区分名词和动词 除表示方位的名词外,名词这边一般可以直接用数量词修饰;而动词一般不能直接用数量词修饰。例如:可以说“三辆车”、“一封信”,但不能说“一圈跑”、“两下看”。 名词一般不能用副词修饰,而动词能用副词修饰。例如:不能说“不桌子”“不书”,但能说“不笑”、“不听”、“不喜欢”、“不讨论”。 名词一般不能重叠,但有些动词可以重叠使用。例如:看看、听听、想一想、讨论讨论。 名词后面一般不能加动态助词,但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加动态助词“着、了、过”。例如:看着、听着、拿了、吃过。 区分动词与形容词 用“很”区分动词和形容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可以用“很”来修饰以外,一般动词均不可用“很”来修饰。例如:不能说“很跑”、“很思考”、却可以说“很美丽”、“很纯洁”、“很精神”。 用重叠形式来区分动词和形容词。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一般为ABAB。例如:漂漂亮亮、轻轻松松、干干净净。 用能否带宾语来区分动词和形容词。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带宾语(不及物动词例外)。 区分介词和动词 动词在句中常作谓语,能单独回答问题,介词则不能。例如:“他在教室吗?”“在”。这里“在”可以用来单独回答问题,因此是动词。“他在哪儿学习?”“在教室。”这里“在”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因此是介词。 动词可以重叠,介词不能。例如:可以说“想想、看看、听听”,不能说“向向、在在”。 当堂检测 请分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