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彭先觉-聚变能发展方向应走混合堆道路
彭先觉:聚变能发展方向应走混合堆道路人物简介:
彭先觉,核物理专家。1941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县。1964年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工程系毕业后分配至二机部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部从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及设计工作。1999年起任院科技委主任,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起兼任原国防科工委核试验专家组组长(两组长之一),2002年起兼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核武器技术专业组组长。2007年10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磁约束聚变专家委员会主任。现为博士生导师,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曾获“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及部委级奖多项。1994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2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99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在科学家的心目中,聚变能是未来能源的理想目标,然而,这个目标如今尚属“可望不可及”。对此,核物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先觉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与探索。
彭先觉院士认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能源。与裂变产物相比,聚变产物放射性少,尤其是基本没有长寿命的放射性核素,因此有安全、清洁能源之美称。然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人们发现,聚变能要成为有竞争力的能源,以目前的知识水平来判断是几乎不可能的。
核能作为未来能源,衡量其竞争力的主要标志有:安全性、经济性、持久性和环境友好性。聚变能与裂变能相比,在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上有优势,但在经济性和持久性上则明显不如。
彭先觉院士表示,首先看经济性。目前,作为聚变能源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有三条:磁约束聚变(Tokamak方式)、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和Z箍缩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对磁约束聚变而言,一是建造规模大、技术复杂、成本高(100万千瓦电站估计超过100亿美元,一般热中子电站不到20亿美元,快中子电站可能加倍);二是运行控制难度高,能量生产效率低(运行需消耗自身发电量的50%以上,因此大大增加了运行成本);三是材料抗辐照问题。现有材料的抗聚变高能中子辐照能力尙不足商用堆标准的三分之一,而达标则是科学技术上的大难题。显然,材料的抗辐照能力也直接关系到堆运行的经济性。对激光驱动和Z箍缩驱动纯聚变能源而言,主要的问题是驱动器建造成本太高(激光驱动100万千瓦纯聚变电站估计在100亿美元左右,Z箍缩驱动则有可能超过100亿美元)。从上可见,纯聚变商用堆,无论哪种技术路线,在经济上都没有竞争力。
再看持久性。这主要取决于技术路线和资源。实现聚变并不难,但要实现能源规模的聚变却非常困难。目前,能够实现较大规模聚变的途径都只能是烧氘氚,完全烧氘则几乎不可能。而氚是放射性元素,半衰期12.3年,自然界中不存在,只能由中子辐照锂-6来生产。因此聚变能源的持久性就取决于锂-6的资源量。从现在已探明的资源看,锂资源可提供的能量总量只有铀资源(按铀-238裂变计)的三分之一。过去说聚变能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针对烧氘而言的,实际上,纯氘非常难烧,当前、甚至未来的科学技术都难以做到这一点。
总之,纯聚变能源在两个最重要的方面不如裂变能源,而裂变能源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故纯聚变单独成为能源没有竞争力。但聚变时产生的高能中子能够引起铀-238和釷-232裂变,如果把聚变-裂变很好组合起来,则有可能成为一条好的未来能源的技术路线。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团队提出的新型的聚变-裂变混合堆,能够在以天然铀为初始燃料的情况下,把聚变能量放大10倍到20倍;可以实现持续烧铀-238和釷-232,把资源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可用“简便方法”进行核燃料的循环,并能嬗变掉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长寿命核素,因而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彭先觉院士指出,新型混合堆具有天然的安全性,而且可把聚变能源技术的难度大大降低,以目前的技术能力来判断,完全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建成具有独特优点的能源系统。因此认为,聚变能未来发展的方向应是走混合堆道路。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强化会计人员管理几点思索.doc
- 强化工程造价管理 有效控制概预算超支.doc
- 强化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有益探索.doc
- 强化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之浅见.doc
- 强化我国统计数据质量有益探索.doc
- 强化技能教育 打造职教品牌.doc
- 强化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探究.doc
- 强化排污许可证管理 优化环保许可机制.doc
- 强化改革创新-有效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doc
- 强化施工全过程管理有益探索.doc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