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对中学教师工作一点体会
我对中学教师工作一点体会1949年3月,北京解放不久,我还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四年级学习。由于工作需要,组织上调我到北京第四中学帮助工作,担任初中化学教师。当时我虽然服从了分配,对教师工作从道理上有一定的认识,工作中也能积极完成任务,但是,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教师工作的特点,中学教师是否有发展前途等问题,都是在以后较长时期的实践中才逐步认识和解决的。这里,我简单地回顾一下自己的思想发展过程,也许对即将走上或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会有一些帮助。
在北京大学学习时,我的理想是毕业后从事科学技术工作,将来能在科学技术上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毕业前夕,系里的毕业班学生到东北去参观工厂。当时东北是百废待兴,非常需要科学技术干部,工厂的领导和工人对我们的热情招待和殷切期望,要求我们留在那里工作的迫切心情,更坚定了我的想法。回京后,绝大部分同学都分配到东北地区的科学研究单位和工厂,我则仍留在四中。当时,自己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受了党的教育,对教师工作的重要性有些初步认识,也感到四中很需要人,同时,在几个月工作中,我和学生之间已经建立了较深的感情;另一方面,当中学教师和自己想成为科学技术方面的专家有矛盾,并且耽心中学教师是不是有发展前途。我就在这样矛盾的状态中服从分配和进行工作。当和学生们生活在一起时,我会为教好他们而废寝忘食,在生活上也能关心他们,学生夜里病了,我背着上医院急诊;学生没有钱,我用自己的薪金替学生买药。……但是,当一想到将来的前途,想到自己的理想,心情就不愉快起来了。特别是听到分配在科学研究机关和高等学校的同学在工作上有所成就时,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个身穿白色工作服,操纵着现代化机器仪表,或是翻阅着成堆的书籍文献的科学家、工程师的形象;想着他们对国家的特殊贡献和个人前途。再看看自己,条件不比他们差,却只能当个中学教师,接触不到尖端科学,原来学过的一些专业知识,也将因为用不上而逐渐荒疏,个人前途自然也不如他们远大。有一次,一位在高等学校工作的同学来看我,我正穿着少先队服,系着红领巾,兴致勃勃地和学生在一起过队日。我的同学惋惜地对我说:“我不明白你为什么做这个哄孩子的工作。”他的话对我刺激很大,使我不安心当中学教师的思想更发展起来了。我再也沉不住气了,立即向领导上提出调动工作的要求。我得到的是耐心的教育和恳切的批评。团支部书记也告诉我,一个青年,首先要根据祖国的需要来确定自己的理想志愿,而不应该只从个人考虑。最后,他非常诚恳而又严肃地说:“现在你在学校里担任着很多工作:化学教师,少先队总辅导员,班主任,目前又没有适当的人来代替你,你坚持要走,是不对的。”其实,这些道理,自己不是不知道(当然知道得不深刻),只是感情上扭不过来。
使我巩固了专业思想,真正树立了教育工作事业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组织的不断教育和帮助外,有学生的期待和监督,有家长的信任和鼓励,有老师们言行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有教学业务方沥的锻炼,……总之,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懂得了教师工作的甘苦,尝到了教师工作的乐趣。有些在我生活道路上起决定作用的事情,直到现在回忆起来,感情上还很激动。
记得是1951年秋天,我带着学生在西郊农业大学露营。深夜,大部分学生都入睡了,我陪着守夜的少先队员们坐在帐篷外面。四野秋虫唧唧,高空银河耿耿。我给他们讲着星座的故事,由天文谈到化学,由化学谈到祖国建设事业的远景,接着又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自己将来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孩子们听得入神,我也讲得入神,我们的情感完全融化在一起了。听我讲完后,他们都同意我的说法,并且感谢我平时对他们的帮助,希望我以后注意身体,以便更好地工作。这些,都是赤子的肺腑之言,使我很感动。
突然,一个学生发问了:“老师!听说你要离开四中,你为什么要走呢?是我们惹你生气,你不愿意教我们?”这话单刀直入。击中了我的要害。怎样回答孩子纯真的询问呢?我能把自己对教育事业不正确的看法告诉天真无邪的孩子吗?要求孩子好好学习,成长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而自己,能够因为追求个人当专家的理想而放弃培养他们的责任吗?这晚,回到帐篷后,我辗转驻华眠,听着孩子们均匀的呼吸声,看到他们畅游后甜睡的笑容;想着每次上课时那五十多双年轻热情、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想着当我帮助他们学懂一则难题时对我所表露的感激和信任;还想到团支部书记的话:“你坚持要走,是不对的。”……想着这些,.反问着自己,不禁流下惭愧的眼泪。这晚,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却成了我生活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我决定抛弃个人打算,留下来永远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把青春、把知识献给他们,用自己的心血,为培育祖国的新的一代而努力。
在四中,一些老教师的言行,他们对教育工作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自豪感,也对我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知名的化学教师刘景昆也是北大化学系毕业生。他从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