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五章_胃肠疾病驳摹人的护理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腹外疝病人的护理;发病机制及分类;(一)病因
1.腹壁强度降低
(1)先天性因素
(2)后天性因素
2.腹内压力增高;(1)先天性因素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器官或组织穿过腹壁造成局部腹壁强度降低,如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的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过的股环,脐血管穿过的脐环,以及腹股沟三角区均为腹壁薄弱区。;(2)后天性因素
因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腹壁外伤或感染造成的腹壁缺损以及年老体弱或过度肥胖造成的腹壁肌肉萎缩,均可导致腹壁强度降低 。;2.腹内压力增高
是腹外疝形成的重要诱因。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腹水、妊娠、举重、婴儿经常啼哭等是引起腹内压力增高的常见原因。正常人虽时有腹内压增高情况,但若腹壁强度正常,则不致于发生疝。;(二)病理解剖
1.疝环
2.疝囊
3.疝内容物
4.疝外被盖 ;1.疝环(疝门)
是腹壁的薄弱或缺损处,疝囊从疝环突出。通常以疝环所在的解剖部位为疝命名,如腹股沟疝、股疝、脐疝等。;2.疝囊
是壁腹膜从疝环向外突出所形成的囊袋状物,分为疝囊颈、疝囊体、疝囊底三部分,一般呈梨形或半球形。;3.疝内容物
是突入疝囊内的腹腔内脏器或组织,常见的是小肠及大网膜。;4.疝外被盖
指覆盖疝囊外表的腹壁各层组织,通常为筋膜、肌肉、皮下组织和皮肤。;(三)病理类型
1.可复性疝
2.难复性疝:滑动性疝
3.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1.易复性疝
当病人站立或腹内压增高时,疝内容物进入疝囊。平卧或用手推送疝块时,疝内容物很容易回纳腹腔,称易复性疝,临床上最为常见。;2.难复性疝
病程较长,疝内容物与腹壁发生粘连,致使内容物不能完全回纳腹腔,称为难复性疝,其内容物大多数是大网膜。; 3.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
疝环较小而腹内压力骤然升高时,较多的疝内容物强烈扩张疝环而进入疝囊,并随即被弹性回缩的疝环卡住,使疝内容物不能回纳腹腔,此时的疝就是嵌顿性疝。若嵌顿时间过久,疝内容物发生缺血坏死时,称为绞窄性疝 。这两者为同一个病理过程的不同阶段,临床上很难截然分开;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注意了解有无腹部外伤或手术史,是否可能造成腹壁缺损、腹壁神经损伤或腹壁薄弱;是否存在年老体弱、过度肥胖、糖尿病等腹壁肌肉萎缩的因素;详细询问可能导致腹内压增高的病史,如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前列腺增生等,找出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原因。;;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是腹直肌外侧边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此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且腹横筋膜又比周围部分薄。因此易发生疝。腹股沟直疝在此由后向前突出,故称直疝三角。;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易复性斜疝
病人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局部坠胀不适。主要表现为局部包块,无触痛;如疝内容物为肠管时听诊可以闻及肠鸣音;回纳疝块后,可触及腹壁的缺损处,嘱病人咳嗽检查者指尖能感知冲击感。; 2.难复性斜疝
疝块不易或不能回纳,可有坠胀、隐痛不适。滑动性斜疝除疝块不能完全回纳外,尚有消化不良或便秘等症状 。; 3.嵌顿性斜疝和绞窄性斜疝
当腹内压骤然增高时,疝块突然增大,剧烈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使之回纳。肿块张力高且硬,有明显触痛。如嵌顿的内容物为肠袢,即伴有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如嵌顿时间过久,疝内容物发生缺血坏死,形成绞窄性疝,此时病人有急性腹膜炎体征;发生肠管绞窄者可有血便,肠管绞窄穿孔者可因疝块压力骤降疼痛暂时缓解,易误认为病情好转;严重者可并发感染性休克。;2.其他腹外疝(P170); (三)心理——社会状况
病人有无因疝块反复突出影响工作和生活而感到焦虑不安;有无对手术存在顾虑;病人对预防腹内压增高的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辅助检查(P170)
1.实验室检查
2.X线检查; (五)治疗要点及反应
手术修补是治疗腹股沟疝最有效的办法。1岁以内的患儿,随着生长发育,腹壁肌逐渐增强,腹外疝可望自愈,可暂时采用压迫疝环的方法,如腹股沟斜疝用棉束带包扎压迫(下图),避免疝内容物脱出,予以观察。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佩戴特制的疝带(下图),或用其他压迫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章图像恢复与重的建.ppt
- 第五章护理课程及课的程设置.ppt
- 第五章复习提纲的.doc
- 第五章新生儿及新生的儿疾病.ppt
- 第五章生殖系统的.ppt
- 第五章种群增长2014的.ppt
- 第五章第二节护理人的力资源管理.doc
- 第五章神经递质肾上的腺素.ppt
- 第五章第五节社区中的老年人保健与护理gai333.ppt
- 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的.doc
-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宽带接入与互联网通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校2025届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初三英语试题(二模)含答案.doc
- 西北工业大学《统计软件应用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江苏省辅仁高级中学2025年高考语文试题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含解析.doc
- 黑龙江省牡丹江管理局2025届初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题理试题含解析.doc
- 联盟)山东省菏泽一中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华文明简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2025年江西省景德镇一中初三阶段性调研测试数学试题不含附加题含解析.doc
- 重庆市重庆一中2024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