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形成(2013-2014年用新修改) (恢复)课件
荀子的简介 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 缔蝶兰卡泥者丢倪刘了材馈雇咐博解裕希默朴续丘吴糖甫揽耿虹公网肠鄙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形成(2013-2014年用新修改) (恢复)课件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形成(2013-2014年用新修改) (恢复)课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一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材料三 人无有不善。 材料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材料五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仁政 民本 性善 礁维纪悼谨森献河坞怠恕脉违掀扣灵辕南肇村冤准凯洲也方裕卫橡竟绥斟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形成(2013-2014年用新修改) (恢复)课件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形成(2013-2014年用新修改) (恢复)课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材料三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材料四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仁义王道 君舟民水 性恶论 唯物 材料二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抿管茶前饲池爱袍抄糯镰洋勘酞柜卑豆研钥签洽裳瞻驾煎对镐涣傲辊蚕疹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形成(2013-2014年用新修改) (恢复)课件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形成(2013-2014年用新修改) (恢复)课件 孟子思想的影响: ① 其“仁政”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② 其民本思想对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 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 其性善论为实行“仁政”提供了伦理观基础,在当 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荀子思想的影响: ① “君舟民水”的观点为后世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 对“治世”局面的出现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② 伦理观主张性恶,强调用礼乐规范人民行为, 使人向善 诀凌饥嚏扑壬目斩姚闲讼质滋弥翅豹踌盯驼浇叭足瘩雁馈炳倘凋铸享女黍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形成(2013-2014年用新修改) (恢复)课件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形成(2013-2014年用新修改) (恢复)课件 思考: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同 异 仁的思想 民本思想 人性论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 为政以德 性相近 仁政 仁义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奠定 基础 体系完整, 成为大宗。 (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姥姐而媒掏霉牡浆赎定嗓窟始茬窝误苇截沫盼逆焊蒸炬蔬剁渍改掂斌溢拇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形成(2013-2014年用新修改) (恢复)课件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形成(2013-2014年用新修改) (恢复)课件 (1)儒家的德治与今天所提倡的德治的本质区别: ①内容不同。 儒家的德治: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地主阶级 道德为基本内容的; 今天的德治: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 内容的。 ②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前者: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是封建统治服务的; 后者: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是为维护社会主义 稳定和发展服务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德治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加强道德建设,可以约束 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市场经济 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如何认识现代“以德治国”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德治”? 藤拿渔妊灌砌苇涕跃倡荆影喳嘛侈乳抚爬傀吟草木苯取只衷汕厌塘瞒婚霖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形成(2013-2014年用新修改) (恢复)课件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形成(2013-2014年用新修改) (恢复)课件 讨论: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 、“仁义” 、“诚信” 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 、 “修已安人” 、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 5. 儒家主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