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画龙点睛点燃激情升华课堂
画龙点睛点燃激情升华课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课堂结尾时利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文字、表格或图示将一堂课(有时包括前几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如岳麓版必修I第25课《世界多极化的趋势》的结课
教师往往在展示图示的基础上,总结升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归根结底是由于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引起的,即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不断显现,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种小结简洁明快,有助于学生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学生的宏观认识。但这种模式还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产物,学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而非主动思考得出认识。基于此,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趣味总结式。即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采用诗歌(歌谣或打油诗)、对联等形式对课本知识进行总结。这样设计的出发点是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趣味化,以此承载历史,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的学习激情有一个长期的“保鲜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在学案的前置预习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初步完成小结,课堂上尽情收获劳动果实。小结可以是个人的成果展示。也可以是小组的成果展示;可以由学生独创,也可以利用相关资源。借鉴相关资料。展示的成果不追求华美,但求搜罗知识、浓缩知识、感悟知识的过程,更为关键的是经过大脑对知识的深加工,浓缩精华,加深理解,使学生在总结中创造,在总结中成长,在总结中体会快乐。下面展示几组学生的作品。
作品1岳麓版必修I第25课《世界多极化的趋势》的趣味结课。
①对联
上联:欧洲联合日腾飞,挑战美国
下联:第三世界登舞台,冲击强权
横批:多极化趋势
②诗歌:
走进欧洲看联合,遥望日本猛发展:
第三世界登舞台,再看中国新发展:
两极格局受冲击,美国地位在动摇。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用宋丹丹的语气朗读)
浪漫主义吹进门,拜伦雪莱特精神:
优美奔放有哲理,要看哈罗德游记:
雪莱他又咋精神?《西风颂》里幻想深。
巴尔扎克“书记员”,《人间喜剧》乐翻天;
巴尔扎克就是狂,用笔PK拿破仑。
沙皇统治真腐败,托尔斯泰很无奈:
小说《战争与和平》,狠把现实来批判。
十九世纪中叶后,老高《母亲》也牛气;
荒诞派的贝克特,《等待戈多》开山作。
诺贝尔奖拿到手,振奋现代人思想。
第20课西学东渐
开眼世界第一人,虎门销烟林则徐:
鸦片战争一声响,魏源也来显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显思想;
中体西用洋务派,原封不动顽固派。
洋顽激烈斗争展,冲击传统思想观:
中法战争结束后,维新派别深思考。
康梁思想如钟鸣,思想解放深影响;
请看中国近代史,文化发展开新路。
二是词语沙龙式。即给出一组关键词,如岳麓版必修I第25课《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欧共体、日本新干线、第26届联大、改革开放、多极化”5个词语,以“多极化趋势”为题对本课内容作总结。限定100字左右。这种设计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紧扣教材主干,凝练本课知识,既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升华,增强历史感,也是对历史探究能力的一种考查,体现了新高考的要求。
三是设疑启导提升式。高中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基于这一理念,新课程在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同时,也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高考命题就渗透了这方面的教育。所以课堂上或结课时,设计一组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让学生现身说法,提升认识,渗透情感教育是相当必要的。
如岳麓版必修I第25课《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可这样设计。
面对当今的国际格局,我们该怎么做?
①科教兴国,提升国力。
②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地区发展与稳定;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的活动。
③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与发达国家加强经贸合作和政治对话。
通过以上讨论,培养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现代国际意识,启发、引导学生关心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
如学习岳麓版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和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让学生认识了大批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改革家,这些人物的成长、成才都经历了一个脱茧成蝶的艰苦过程,这正是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情感教育的极好素材。鉴于此,我进行如下设计。
以岳麓版必修Ⅲ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为例,“你了解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吗?请就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展开话题讨论。”
四是总结反思式。该环节由小组合作交流,总结本课收获了哪些知识。培养了哪些能力,学会了哪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思想上有何提升或者对个人、小组课堂表现的评价等等,如表l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化学 2012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hemistry 2012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第六章 教会法.ppt
- 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详版.pptx
- 无铬厚膜底漆、厚膜预涂板和制备方法.pdf VIP
- 教师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考试试题三套及答案.docx
- CMA考试 P2试题500道含解析.pdf VIP
- 新型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技改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2025年广东省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VIP
-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docx VIP
- 2024年05月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用编外工作人员20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