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老汇及伦敦西区是怎样炼成-
百老汇及伦敦西区是怎样炼成?从国际经验看,文化产业不仅是一项公益事业,也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2010年,伦敦西区票房收入达5.1亿英镑(约合50亿元),而近几年百老汇的商业演出收入则稳定在10亿美元水平—百老汇一条街的票房收入就是中国年票房收入的两倍。更有趣的数字是,百老汇1美元的票房收入贡献了3美元的附加消费和4.3美元的经济价值,伦敦西区1英镑的票房收入更是带动了2英镑的附加消费、贡献了4英镑的经济价值,40多家剧院贡献了2亿多英镑的税收和4-5万个工作岗位。
不管是从内容出发的百老汇,还是善借资本之力的伦敦西区,最终都殊途同归地形成了“剧院—名制作人—经典剧目”的一体化运作模式,并在各路资本的参与下,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和系统运作平台。
中国式的百老汇,除了剧院体系平台,更需要以内容为核心的资本平台—既包含对原创剧目的风险投资,也包含对小成本制作(如实验话剧)的组合投资、对经典剧目的固定收益投资以及对优秀制作团队的PE投资。只有实现这种以内容为核心的资本聚集,才能加速行业整合,并形成中国式的百老汇赚钱模式。
杜丽虹/文
今天,无论是百老汇还是伦敦西区,核心剧院都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其内部设施的豪华和先进程度甚至比不上中国的某些县级剧院,但就是这些老旧的建筑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辉煌和每年超过50亿元的票房收入。在这里,人们除了看到古老的建筑群,更有持续上演数千场的一部部脍炙人口的剧作:《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经典名剧持续上演了20年之久,每一部的全球总票房收入均超过20亿美元。
通过一套持续生产经典剧目的机制,百老汇和伦敦西区得以延续其百年辉煌,而优秀剧目的惊人赚钱能力,不仅大大降低了剧院的运营成本,还给制作人和投资人贡献了丰厚的利润。
百老汇制胜法则:
内容为王,制作人撬动软性产业链
提到美国的百老汇,很多人就会联想到《猫》、《妈妈咪呀!》等音乐剧目。其实,今天的百老汇已不是一条大街或几家剧院,而是一个完整的音乐剧体系,它包含了内容的创新、剧院的管理和资本的融合,它的形成是百老汇大街上制作方与资本不断磨合和渗透的结果。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创新的优秀剧目推动了音乐剧市场的复苏,一些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剧院管理公司开始获取丰厚的利润,在此基础上,内容的输出和以内容为核心的资本聚集激活了更多的老旧剧院。透过舒伯特组织(Shubert Organization)、Jujamcyn剧院(Jujamcyn Theatres)、倪德伦家族(Nederlander Organization)三家剧院管理公司的运作,我们或可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百老汇的商业模式。
舒伯特组织:剧院+创造经典剧目
舒伯特家族利用与优秀制作人、演艺明星合作新建剧院的机会来吸引人才,并以全方位的剧院群支撑经典剧目的制造和传播。
舒伯特组织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剧院管理公司之一,自1900年以来已管理了数百家剧院,推出了数百部音乐剧,目前运营着百老汇大街上的17家剧院以及1家外百老汇剧院(Littler Shubert)。在纽约之外,舒伯特组织还在波士顿地区拥有舒伯特剧院,在费城拥有弗里斯特剧院,并托管着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剧院。
早在1900年,舒伯特兄弟三人就开始在纽约经营剧院业务,作为经验丰富的音乐剧制作人,他们先是租赁了海诺德广场剧院(Herald Square Theatre),并在这里陆续推出了多部受欢迎的剧目。
1913年,舒伯特兄弟的首个旗舰剧场开张营业。在上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中,舒伯特兄弟的剧院管理业务快速扩张,并于1924年在纽交所上市。1927年,其旗下拥有及运营的剧院总数已达到104家,并享有全美上千家剧院的预订权,每年推出数十部自制剧目。
但快速的扩张也使公司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严重冲击了音乐剧市场,1931年舒伯特兄弟的公司被迫申请破产保护,1933年重组为The Select Theatres Corporation,并在30-40年代又推出了多部经典剧目,旗下也培养了一批批的戏剧明星。二战后的1949年,舒伯特家族从纽约市大地主Astor家族手中买下了百老汇大街10处剧院的土地所有权,从而确保了这些剧院的长期存在。
经过上世纪50-60年代电视走红的冲击后,1973年公司再次重组为舒伯特组织,并于1974年重新开始推出自制剧。其后的20年间,舒伯特组织独立制作或参与制作的剧目共夺得11次戏剧托尼奖(6次最佳戏剧和5次最佳音乐奖),1997年推出的百老汇版《猫》更是连演6138场,成为最长寿的百老汇剧目。
舒伯特家族的兴衰见证了百老汇的变迁,但变迁的背后是一个不变的真理,就是“内容为王”。百老汇大街上的剧院大多由知名的制作人、剧作家或演员发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态教学观下高师英语教学论课程改革探究.doc
- 生态民生化及民生生态化.doc
- 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模式阻力因素研究.doc
- 生态系统发展观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探究.doc
- 生态环境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探究.doc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口译质量评价.doc
- 生态规划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doc
- 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述评.doc
- 生命该如此爱护.doc
- 生成创新能力 增长执行能力.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