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红叶石楠常见鳞翅目害虫及其防治.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叶石楠常见鳞翅目害虫及其防治

红叶石楠常见鳞翅目害虫及其防治摘 要:介绍了4种危害红叶石楠的鳞翅目害虫,隐纹谷弄蝶、扁刺蛾、中国绿刺蛾和大丽菊螟的识别特征、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红叶石楠 隐纹谷弄蝶 扁刺蛾 中国绿刺蛾 大丽菊螟 防治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a)-0219-01 红叶石楠是蔷薇科石楠属杂交种的统称,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因其新梢和嫩叶火红,色彩艳丽持久,观赏性极佳,是近年来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的彩叶植物。红叶石楠对虫害的抗性相对较强,但在日常的养护中发现,如果管理不当或生长环境不适,也会有虫害发生,阻碍苗木成活和生长,严重影响了园林绿化效果。现将常见的几种危害红叶石楠的鳞翅目害虫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 隐纹谷弄蝶Pelopidas mathias Fabr,鳞翅目Lepidotera弄蝶科Hesperiidae 1.1 识别特征 成虫,体长17mm~19mm,翅黑褐色,披有黄绿色鳞片,前翅具8枚白斑排成半环状。雌斑纹大于雄斑纹,前翅底面斑纹似翅表;后翅黑灰赭色,翅面无斑纹,翅底面具7个白斑。卵,乳白略带青灰色,半圆形,斑顶略凸,卵面为5、6角形网纹,近卵基有5~6层矸形网纹。幼虫,淡绿色,背线暗绿色,头颅具褐色的“八”形纹,纹下端到达单眼外方。蛹:浅绿色光滑,后变黄棕色。头顶尖突如锥,长约2mm,喙伸长至第7腹节间,游离段长6mm以内。 1.2 为害特点 成虫产卵于新梢嫩叶上,卵期4~5天;幼虫3龄前在叶尖吐丝缀苞,4、5龄后离苞取食,于嫩枝茎杆内钻蛀为害,导致新梢枯梢、枝叶枯死、生长迟缓、叶色暗淡。 1.3 防治方法 (1)人工中摘除和剪除虫枝、虫叶,并带出销毁。 (2)水胺硫磷1000倍喷雾;或2.5%高效氯氟菊酯1500倍液喷雾,加洗衣粉25克提高附着力;50%杀螟松乳油125mL,或90%晶体敌百虫100g加水50kg喷雾。 2 扁刺蛾Thosea sinensis Walker,鳞翅目Lepidotera刺蛾科Eucleidae 2.1 识别特征 雌成虫体长16.5mm~18mm,翅展30mm~38mm;雄成虫体长14mm~16mm,翅展26mm~34mm。体、翅均灰褐色。前翅2/3处有1条向内侧斜伸至后缘的深褐色纹,斜纹至翅基部翅面色深;斜纹内侧略靠上方有1条褐色线,前足各关节外有1个白点。雄蛾前翅中室上角有一黑点(雌蛾不明显)。卵:扁长椭圆形,淡黄绿色,长1.1mm,初为淡黄绿色,孵化前呈灰褐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1mm~26mm,宽16mm,体扁平、长椭圆形,背部隆起。全体绿色或黄绿色,背线白色。腹部1~9节各有4个绿色枝状毒刺。蛹:长10mm~15mm,前端肥钝,后端略尖削,近似纺缍形。初为乳白色,近羽化时变为黄褐色。 2.2 为害特点 卵多散产于叶面,2龄幼虫取食叶肉,3龄后咬食表皮或穿孔,幼虫取食不分昼夜。5龄后大量蚕食叶片,虫量多时,常从一枝的下部叶片吃至上部,每枝仅存顶端几片嫩叶,严重时吃光。 2.3 防治方法 (1)挖除树干基部四周土壤中的虫茧,减少虫源。 (2)每毫升0.5亿个孢子青虫菌菌液;或25%亚胺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1500倍液喷雾 3 中国绿刺蛾Latoia sinica Moore,鳞翅目Lepidotera刺蛾科Eucleidae 3.1 识别特征 成虫,体长10mm~12mm,翅展21mm~28mm;头、胸部绿色;前翅绿色,肩角处褐色斑在中室下呈直角,外缘褐色带暗内弯。后翅灰褐色,臀角稍灰黄。卵,长约1mm,长柱形,光滑,初淡黄,后变淡黄绿色。幼虫,长16mm~20mm;头小,棕褐色,缩在前胸下面;体呈黄绿色,前胸背板具1对黑点,背线红色,两侧具蓝绿色点线,侧线灰黄色较宽,具绿色细边;各体节生灰黄色肉质刺瘤l对,以中后胸和9~10腹节的较大。蛹,长13mm~15mm,短粗;初产淡黄,后变黄褐色。茧扁椭圆形,暗褐色。 3.2 为害特点 成虫成块产卵于叶背,初孵幼虫不取食,2龄后幼虫开始啃食红叶石楠叶片,造成缺口或孔洞,低龄幼虫有群集性,稍大分散活动危害,严重时吃光叶片。 3.3 防治方法 (1)成虫羽化前摘除虫茧,消灭其中幼虫或蛹,及时摘除幼虫群集的叶片。 (2)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50%硫胺乳油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功夫3000~3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3500倍液喷雾。 4 大丽菊螟蛾Ostrinia nubilalis Hubner,鳞翅目Lepidotera螟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