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抗战初期在晋西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荣桓抗战初期在晋西南

罗荣桓抗战初期在晋西南罗荣桓元帅的大半生都是在战火纷飞、艰苦卓绝的革命征程中度过的。期间,罗荣桓与山西临汾地区有着一段深厚的历史情缘。 1936年春,红军东征中,罗荣恒随红一军团驰骋于临汾的汾河两岸和西山诸县,播下了抗日的革命火种。抗日战争初期,1938年初至同年12月,罗荣桓率一一五师师部及三四三旅,在以临汾为中心和主要区域的晋西南战斗了差不多一个年头。他肩负重托,砺兵秣马,披肝沥胆,一心抗日,开辟了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转战临汾挑重担 1937年10月下旬,根据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决定,一一五师主力准备从晋察冀边界地区转移到汾河以西的吕梁山脉,留下师独立团、骑兵营和两个连,共约2000人,由聂荣臻领导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师机关的“分家”工作由时任师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负责。罗荣桓很快稳妥地解决了各部门干部的去留问题,聂荣臻对此很满意。11月8日,晋察冀军区成立,罗荣桓结束了在河北阜平的工作,率领一一五师政治部抵达山西五台县东冶镇。他放手发动群众,筹粮筹款,扩大兵员,吸收了一批煤矿工人参军,还特意安排宣传部的干部带上30元钱,看望慰问了徐向前的亲属。而后,又折返到河北平山县的洪子店。根据罗荣桓的要求,当地党组织给一一五师输送了130多名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爱国青年。1937年底,罗荣桓率领师政治部从洪子店南下,经昔阳等地,于1938年初抵达洪洞县马牧村,与先期到达这里的一一五师司令部会合,着手创建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此时,三四四旅已划归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三四三旅的两个团进驻洪洞、赵城一带休整。同时,派出扩军小组,协同地方宣传抗日,号召青年参加八路军。仅20多天,六八五团在赵城一带,六八六团在襄垣、屯留一带就扩军3000多人。罗荣桓率师政治部与司令部会合时,大批新兵已到部队。师部除把两个团的兵员补齐外,又成立了一个补充团。 部队驻地的洪洞、赵城地区,罗荣桓并不陌生。1936年春红军东征时,红一军团曾驻扎和活动在这一带,发动群众,宣传抗日,开仓济贫,筹粮扩红,仅赵城就有300多名热血青年参加了红军。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的罗荣桓,曾在军团部驻地赵城河西的石止村接见了当地共产党员许荒田、李式楷等人,并派萧克、张国华在此组建了中共山西河东工委和河东抗日游击队,播下了抗日的革命火种。这次为了抗日,罗荣桓再次来到洪洞、赵城地区,可以说是重返故地。他在这里,与久别重逢的乡亲们嘘寒问暖,并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参军参战,组建武装,忙碌地开展抗日工作,洪赵地区迅速掀起了抗日的热潮。 日军占领太原后,即大举南侵,并以一部向西进犯,逼近黄河,窥视陕甘宁边区。为了保卫黄河河防,保卫陕甘宁边区,一一五师主力奉命向隰县、大宁一带转移,寻机打击日军。1938年3月1日(一说为2日),林彪率部途经隰县城以北的千家庄,事先已与驻防该地的阎锡山第十九军警戒部队取得联系,未及通知后面阵地的哨兵。因为部分人员穿着缴获来的日本军大衣,骑着大洋马,又是在浓雾笼罩的清晨行进,阎锡山第十九军的哨兵误认为是日军,开枪误伤了骑马走在前面的林彪。罗荣桓将此意外情况致电朱德、彭德怀并报告毛泽东。紧接着,他迅速安排人员将林彪及时送过黄河,由中央派人接回延安进行治疗。 当天24时,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和参谋长滕代远联名致电罗荣桓:“林之职务暂时由你兼代。”但数小时之前,集总已决定并电示一一五师由陈光代理师长,并报告了国民政府军委会。集总命令在先,乃执行集总命令,由陈光代理师长。但一一五师的全面工作一直由罗荣桓负责。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以后,罗荣桓任第一一五师政委。陈光和罗荣桓井冈山时就同在红军大学一科工作,分任科长和政委,关系很好。此时,共挑重担,互相尊重,密切配合,齐谋战事,携手率一一五师转战吕梁山脉,开创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午城井沟战敌顽 1938年2月28日,日军第二十师团占领临汾,3月1日进占蒲县。尔后兵分两路,主力沿同蒲铁路继续南侵,另以4000余人由蒲县西犯,企图占领大宁和马斗关渡口,进犯陕甘宁边区。 根据毛泽东的战略意图,为防止日军西渡黄河,在罗荣桓和陈光率领下,一一五师选定了山西省永和县至陕西省延川县之间的永和关、清水关、延水关为预备渡河点,待机行动。基本方针是:如日军西渡黄河,一一五师也西渡;如日军不渡,一一五师也不渡。并欲在隰县的午城和大宁一带寻机打击日军。 罗荣桓长期做部队政治工作,几乎没有单独指挥过一次大的战斗,后来,他突然之间变成了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似乎是一个难解的谜。那时,罗荣桓的警卫员经常抱着一个木匣子,里面装着几瓶药和一本油印的小册子。行军作战中,一有空闲,罗荣恒就拿出油印小册子仔细阅读琢磨。 有人说,罗荣桓的成功与汉代张良颇有相似之处。汉代名士张良年轻时巧遇黄石公,得兵书一部,于是便有了“运筹帷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