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课件
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对“和谐”的理解 ;盐恭手超恐霸蹋揍缎恬蜂酪鞍洁滁吓急慈蠕鸿娩锨躯它戮倍午勋插蚕蛊比第八章 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课件第八章 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课件;讨论1;第一节;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古希腊
毕达哥拉斯:和谐最美
柏拉图:公正即和谐;
“理想国”
;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对和谐社会的探索;邓小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社会主
义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提
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
一起抓思想。
; 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以来,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依据; 地区差距巨大;贪污腐败在一定社会领域还非常严重;艰难的讨薪之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依据; 我国遭遇严峻的贸易摩擦;西方社会炮制“中国威胁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依据;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自诈菏饶注耻吠侥泳钙竟迅狠灼烙甘庸挝圭碑父徐坐叁峻池闸告歪汹鲁兹第八章 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课件第八章 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课件;
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
; 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 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规范。
; 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动力。
; 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存在基础。
;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环境。;准确把握和谐社会科学内涵; 上海天价豪宅“汤臣
一品” 每平方米最低11万
元 ,其楼书上赫然写
道,“只献给巅峰世界的
杰出人物” 。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和谐社会的认识。
2、请分析判断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开元盛世是
否是和谐社会。
3、为什么说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深入理解和谐社会;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现实意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第二节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制。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 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