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文阅读表述题答题探讨课件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马兰花》 (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情节结构(构思)】 (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人物形象】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II 《塾师老汪》 (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人物形象】 (3)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人物经历(实质还是人物形象)】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锄》 (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理解词语含义(标题)】 (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试简要分析。(6分) 【语言特色】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II《玻璃》 (2)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人物形象(文中的作用)】(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人物形象】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I《战争》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人物形象】 (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情节结构(创作意图探究)】 (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试题探究(标题)】 2017年成都一诊《手艺》 8.文章写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4分) 【情节结构】 9.小说以“手艺’’命名有什么好处?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艺术手法(标题)】 一、重点考人物形象、结构情节。二、人物形象共考6次,结构情节考4次;人物经历、语言艺术、人物作用有涉及。涉及标题的有3次三、趋势和走向:人物形象、结构情节是重点,标题设题不可忽略。 2014—2016课标卷概括信息题的类型小结(文学类) 2014 2015 2016 2017模拟 课标一 课标二 课标一 课标二 课标一 课标二 课标三 成都一诊 类型 类型 类型 类型 类型 类型 类型 类型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标题理解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情节结构 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 人物经历 语言特色 结构标题 (实质是人物形象) 人物作用 艺术手法 (标题) 答题方法例析: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II《玻璃》 (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关键词:王有福、性格特点 考点:人物形象 分析角度: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以及其他叙述性语言 检索方法:勾画出与王有福有关的描述句段。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III《玻璃》 (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具体分析略 答案整合: 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鞠躬,说话谦和; ②胆小怕事,有点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 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性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 * 概括信息要点题小结 一、抓关键词,确认概括类型。 二、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提炼答题角度。 三、依据角度,勾画试题检索区。 四、依据角度,重组和概括检索区内的重要信息。 五、草拟答案,进行修改。 六、确认答案,誊写到答题纸上。 1.文学类文本的小题量减少后更容易命制难度大的试题,考生答题难度可能加大。 2. 实用类文本以选择题作为主打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考生答题难度将会减少。 3.文学类仍然以考小说为主,散文、戏剧等考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考散文。建议以小说复习训练为主。 4.实用类仍然以考人物传记类为主,新闻、访谈等考的可能性不大。建议以人物传记复习训练为主。 考点预测 复习建议 一、阅读指导: 1.立足文本。 所谓“立足文本”,就是以文为本。遵循“答案就在文本中”这一黄金法则。一方面,要有意识地从原文中寻找题目的答案;另一方面。对选出的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表述。 2.整体阅读。 阅读文章要有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