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论文范文论清代乡约职能演变的复杂性.PDF

历史论文范文论清代乡约职能演变的复杂性.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论文范文论清代乡约职能演变的复杂性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历史论文范文论清代乡约职能演变的复杂性 乡约被赋予基层行政管理职能,在清代各地是普遍现象。史学界虽然已有一些文章论及清代乡约的职能演变1,但尚 无文章探讨清代乡约职能演变的复杂性。清代乡约职能演变具有地域性和多样性等特征,体现了清代地方社会的复杂 性和清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清代乡约职能演变的复杂性,探讨清代基层社会组织职能演变 的规律,说明清代乡约的职能演变与乡村政治生态的关系。 摘要:清代内地的乡约和西南汉族聚居地区的乡约普遍经历了由教化向行政管理的职能演变,而少数民族乡约和东北 新兴垦区的乡约则在设置之初就被赋予了基层行政管理职能。清代乡约的职能演变不仅导致乡约类型和行政型乡约功 能的多样化,而且引起教化型乡约和行政型乡约在同一地区同时并存。清代乡约的职能演变之所以呈现出地域性和多 样性,与清代官府对基层社会控制程度、地方主流社会势力和基层社会权力体系三者的地区差异有关。清代乡约职能 演变的复杂性,既反映了清代乡约在基层社会中的适应性,又体现了清代国家控制基层社会方式的灵活性。清代的国 家权力正是通过乡约灵活多变的职能演变向乡村社会深层渗透。 关键词:清代,乡约,职能演变,地方社会 清代内地的乡约并不是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基层行政管理职能的。清朝最初在汉族聚居的内地设置乡约,并使其专司教 化,负责于朔望讲读圣谕,但后来它们中的相当一部分逐渐被赋予了基层行政管理职能。比如,于成龙在任湖北黄州 府知府时曾说:乡约事务繁多,“一事未结,复兴一事”,致使乡约长“终朝候讯,迁延时日,无归家之期。离县近 者,犹可朝来暮去。其远在百里外者,即以点卯论,两日到县,一日点卯,再两日归家,是半月内在家不过十日。加 以协拏人犯、清理区保,手忙足乱,无一宁晷。……一旦责以风化,彼乡约曾未家居,何由而劝人为善去恶?”[1] (卷74,《兵政五·保甲上》)清初人汤斌在任陕西按察司副使时,设乡约负责教化,同时又要求乡约“每月朔望, 仍各赴该管官投递有无左道甘结”[2](卷2中,《陕西公牍》)。民国《重修咸阳县志》记载:雍正年间,该县“大 乡、大村俱设立讲约一所,于举贡、生员内拣选老成有学行者一人为约正,再选朴实谨守者三四人以为值月,朔望宣 讲。其后乡约催款而已”[3](卷1,《地理志·礼俗》)。乾隆年间,河南布政使佛德奏称:“州县官于民间词讼, 近有滥批乡约、地保等处覆者。”[4](第18册,卷728,乾隆三十年二月戊子条)道光《阳曲县志》记载:“迩来六 言不讲,为乡约者仅效奔走、供使令而已。”[5](卷10,《刑书》)由此可见,清代内地的一些乡约确实经历了一 个由教化型乡约向行政型乡约的职能演变过程,而且演变的时间各地不尽相同。 清代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乡约在设置之初就被赋予了基层行政管理职能。清代青海地区的少数民族乡约最早出现在雍 正年间。当时清朝平定了罗布臧丹津的叛乱,川陕总督岳钟琪于是奏称:“凡切近河、洮、岷州内地番人,与百姓杂 处者……但就其原管番目,委充乡约、里长,令催收赋科。”[6](卷1,《建置沿革》)西北回民乡约则出现在乾隆 年间甘肃回民起义被镇压之后。《阿文成公年谱》记载:“回民中选老成谨厚者充当乡约,令其查察匪类,随时举报 ,乃四十六年原定善后条款。”[7](卷28,乾隆四十九年八月十六日条)新疆地区是在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才普遍改 设乡约的。《补过斋文牍》记载:“设省之初,巡抚刘锦棠裁撤伯克,改设乡约,听地方官之指挥,以办理地方之公 事。”[8](甲集上,P66)《新疆图志》记载:“新疆自乾隆时平定准回,设大小头目于各城,名为伯克,各有职掌 ,亦即乡官也。光绪初,建行省后,奏裁伯克,改为乡约、保长,犹其意也。”[9](卷45,《民政六》)左宗棠收 复南疆后,布鲁特十四头目回归祖国,“始服役输税”,清朝“以四乡约分理其事”。[10](英吉沙尔乡土志·人类 )由此可见,清代西北地区不同的少数民族虽然推行乡约的时间并不完全相同,但他们普遍在设置之初就被赋予了基 层行政管理职能,没有经历由教化型乡约向行政型乡约的转变过程。 清代东北地区的乡约也在设置之初就被赋予了基层行政管理职能。随着移民大批涌入东北以及晚清时期东北的开禁, 乡约成为东北新兴垦区主要的基层社会组织。清末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曾说:在东北,“乡约、家长原为组织地方行政 而设”[11](卷52,《电文十》),“以为行政机关之辅助”[12](卷1,《边务·延吉篇·纪交涉》)。在东北地区 的宾州府,“向来催收大小租及学警各捐,报验命案,均归乡约经理”[13](乙编《公牍辑要·吏治·推行宾州要政 条陈》)。东北地区的梨树县设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