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书法艺术课件
怀素《自叙帖》 三、魏晋南北朝书法 1.楷书 楷书,也叫真书、正书。它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沿用至今。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端庄、工整的字体。楷是楷模、法式的意思,所谓楷书,就是标准字体。楷书虽蜕化于隶书,但与汉隶相比,具有突出的特点:1,从总体上看,隶书多呈平扁,楷书多呈长方,因而隶书的章法多取直行横势,楷书的章法多取直行纵势。 2,楷书的结体法则比隶书紧密。重心的安放,笔道的长短、正斜,两笔相交的角度大小,点画之间的照应关系,合体字中不同部件的位置与比例等等,都有极严格的要求,不如隶书随意,有较大自由。 3,楷书的基本点画形态比隶书丰富,用笔变化多。楷书比隶书增加了斜勾、挑、折等基本点画,而且每种基本点画的个性特征都比隶书鲜明。它依赖毛笔的弹性、锋芒和书家多种用笔方法,形成各自迥然不同、风格各异的字体。 柳公权《玄秘塔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 因此,楷书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使用频率最高、学书者最多、最能体现方块汉字特点、最为实用的书体。从魏晋至今,楷书一直保持着它的正统地位。到了唐朝,楷书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因而这一时期以楷著称,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书法家也最多。其中最杰出的有“初唐四家”、盛唐颜真卿,晚唐柳公权,合称唐楷六大家(后面再讲)。他们都是自成一家,各有创新。 2.行书 行书是伴随着楷书的流行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它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是楷书的直接快写体。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没有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楷,如《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行草,如王羲之《丧乱帖》、王献之《十二月帖》等。 其中,“天下第一行书”指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指颜真卿《祭侄文稿》。行书易于辨认,又独具体态、灵活多变,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字体,因此,从产生至今,一直盛行不衰。“书圣”王羲之就以行书著名于世。行书的特点是多圆少方,多露锋少藏锋。 王羲之《兰亭序》 颜真卿《祭侄文稿》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人,曾官至晋右军将军,故又称“王右军”。祖父王正,官尚书郎,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从父王敦,官太尉,从父王导,官司徒。他出生于这样一个仕宦世家。七岁开始学书,拜师于卫夫人(卫铄,晋女书法家,擅长隶、正、行三体。)也曾从叔父王廙学书法。学书于李斯、蔡邕。其楷书学钟繇,草书学张芝。 王羲之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一变汉魏以来质朴书风,创妍美流便之体,遂臻神妙,自成一家。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成就主要在楷书、行草,传世作品很多,由于社会动乱,真迹无存,现在能见到的均为摹本、临本。其中小楷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曹娥碑》,行书代表作有《兰亭序》、《快雪时晴帖》等,草书代表作有《十七帖》等。 王羲之《十七帖》 《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紧接王羲之,东晋书法又一座高峰出现,就是王献之。人们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羲之第七子,官中书令,又称“王大令”。献之七岁学书,“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风流为一时之冠。”幼学于父,然而献之天资超迈,不为其父所囿,敢于创新,创造了神骏妍美的“大令体”,又称“破体”。 就是打破楷书、草书界限,但又不是正统的“行书”,偏于楷的为“行楷”,偏于草的为“行草”。这种字体,既有楷书的工稳,又有草书的流畅。其“破体”的代表作,一是行楷《廿九日帖》,一是行草《鸭头丸帖》。《廿九日帖》用笔秀劲飘洒,笔法灵动自然。 王献之创“破体”为其一大贡献,创草书“一笔书”为又一大贡献。“一笔书”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表现出一种雄姿英发、风华朴茂之姿,令人耳目一新。其代表作为《中秋帖》、《十二月帖》。 《中秋帖》 4.北碑南帖 书法艺术经过东晋的繁荣后,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就是北碑南帖时代。南北朝时代,北碑南帖正式形成两大流派,犹如长江黄河,奔涌向前。此期书法有其鲜明特色: (1)北碑南帖。南北朝书法是同宗异质的,由于南北对峙,各自为政,书法有明显不同。南朝禁碑,碑版罕见,缣素流传,简牍为多,继东晋余风;北朝重厚葬,褒扬先世,刻石为多,接东汉余绪。 所以,南朝的书法,多藉帖以传,北朝的书法,则托石为寿,故有北碑南帖之别。北碑又称魏碑,指北魏的石刻。书法史上称北碑上的楷体为“魏体”,以别于晋楷、唐楷。这种字体,点划峻利,转折处多以侧锋取势,形成内圆外方,撇捺重顿的特点;结构则疏密自然,纵横倚斜,错落有致,是一种特殊的楷体。 北碑除了碑碣、摩崖外,还出现了许多造像记、墓志铭。造像记以洛阳龙门石窟的北魏造像记为代表。其中以“龙门二十品”最知名。其中《始平公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为“龙门四品”,为龙门造像记之最。魏碑中著名的还有:《张猛龙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七节cad文字输入及尺寸标注课件.ppt
- 第七章水产品类课件.ppt
- 第七节二次衬砌刘课件.pptx
- 第七讲中国传统丧葬习俗课件.ppt
- 第七章青茶课件.ppt
- 第七节特种铸造课件.ppt
- 第七节运输用纺织品课件.ppt
- 第七讲固体光致发光-能带理论-柴课件.ppt
- 第七组新闻课件.pptx
- 第七讲德与艺课件.ppt
- 2025年零售行业会员营销活动策划与复购率增长策略分析.docx
- 电动冷藏配送车队在2025年冷链物流行业的竞争格局分析.docx
- 星巴克连锁品牌体验营销策略优化建议报告.docx
- 教育行业质量评估与认证体系构建指南2025年版.docx
- 电动叉车租赁2025年网点布局创新模式探讨报告.docx
- 新能源汽车充电市场潜力挖掘:2025年用户痛点与设施布局研究.docx
- 电动冷藏配送车队在2025年冷链物流中的智能化升级路径.docx
- 页岩气开采新型技术2025年应用的环境效益与能源政策协调报告.docx
- 机械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中的客户价值分析与挖掘.docx
- 电动叉车租赁业务网点布局与能源结构调整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