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庆市中考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大庆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大庆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古罗马有两座圣殿:一座象征勤奋,另一座象征荣誉。勤奋是通往荣誉的必经之路。有一些人,往往凭借自己的天(fù) 而忽略勤奋,最终止步于荣誉的圣殿;而另一些看似愚(zhuō) 的人,选择了笨鸟先飞和持之以恒,最后,顺利走进荣誉的殿堂,受到世人的尊重。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伫立(zhù) 镌刻(juàn) 胼胝(dǐ) 豁然开朗(huò) B.伛偻(lǚ) 竣工(jùn) 邂逅(hòu) 半身不遂(suí) C.裨益(bì) 女红(hóng) 庇护(pì) 揠苗助长(yà) D.篛蓬(ruò) 连翘(qiáo) 剔透 (tì) 五行缺土(hang)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近年来,北京电视台的几个文化类节目都办的栩栩如生 B.诗句“石破天惊逗秋雨”创设出神奇绝妙的意境,确是妙手偶得 C.作者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这篇行云流水、洋洋洒脱的文章 D.言及设计,顾先生侃侃而谈,与其争辩的外国专家心悦诚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B.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C.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 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她的作品《故乡》《孔乙己》均选自小说集《呐喊》 B.《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 C.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中,主人公保尔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是他在患伤寒症病愈后,在烈士墓前进行的 D.古人将“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作“阴”.《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北面”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2分) 6.(8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1)自非亭午夜分, 。(郦道元《三峡》) (2)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 (3)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4)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 , 。” (6)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 , ” 两个方面论证了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 7.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在我看来,过年是一个机会,它提醒我们,岁月已逝,生命有限。岁月不是别人的岁月,而正是你的岁月;生命不是别人的生命, 。你必须心疼你的生命,才会好生照料它;你必须怜惜你的昨天, 。 8.口语交际。 大庆素有“天然百湖之城,绿色油化之都”的美誉。近年来,她吸引了中外许多游客。假如你是导游,请选择家乡的一处景观,设计一段解说词。要求语句通顺,至少使用一种修辞,60字左右(标点符号不占字数)。 、阅读理解与分析(46分) 9.(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古诗阅读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自问自答,其中“青未了”三字写出了泰山苍翠和连绵不断的特点。 B.颔联“钟”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昏晓”三字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泰山的高峻绵长写到了极致。 C.颈联写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心胸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 D.全诗八句没有一个“望”字,但作者紧紧围绕诗题“望岳”中的“望”字,由远望写到近望,再写到凝望。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10.(14分)古诗文阅读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