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防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出现不良反应应用体会
预防气压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出现不良反应应用体会1 临床治疗
四肢手术患者369例,男249例,女110例,儿童10例。开放性骨折20例,闭合性骨折134例,骨折内固定215例,肌腱韧带修补9例。患者心肺功能良好,止血带部位皮肤良好。上肢采用臂丛神经麻醉,下肢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麻醉效果良好,止血带时间60~120 min。
2 方法
21 不良反应及原因
211 止血效果不佳 ①止血带绑扎位置不正确:将止血带捆绑于前臂或小腿;捆绑止血带于肱骨的下1/3处,此处肘关节增粗,止血带不能紧密地压迫血管而使出血增多。②止血带绑扎技术不到位:止血带绑扎过松或用绷带固定止血带松紧不一,衬垫过厚,止血带不能紧密地压迫血管。③止血带本身的原因:橡胶止血带的气囊,皮管老化开裂;止血带气囊长度不够,不能绕患肢一周以上。④气路连接系统不良:气路连接头未插好,松动漏气。⑤止血带充气压力不正确:充气压力一般成人为上肢40 kPa,下肢80 kPa;小儿上肢压力30 kPa,下肢40 kPa。对于过瘦、过胖者可适当减少或增加压力。保险压力,以超过工作压力5~10 kPa为宜[1]。但存在个体差异,如不作调整而统一使用这个压力标准,就可能造成止血带压力过高或过低。压力过低只能阻断静脉血流而不能阻断动脉血流,造成肢体充血,从而影响止血效果。
212 肢体皮肤瘀斑,水疱。绑止血带前未用纱布衬垫保护或衬垫太薄,使止血带直接压迫皮肤,使压力点接触不平衡,导致组织缺血而出现瘀斑,水疱。
213 止血带疼痛 ①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止血带使用时间一般为上肢60 min,下肢90 min,两次绑扎止血带之间应间隔5~10 min[2]。如时间过长则使患者的耐受力降低,增加患者的痛苦。②止血带袖带过窄:根据压强原理 P=F/S(P为压强,F为作用力,S为作用面积)袖带过窄面积变小,在同样的压力和时间条件下,作用于肢体的压强增大,使患者疼痛程度增加。因此宽止血带较窄止血带更能有效地起到生理性压力分布。③充气压力过高:压力的增高与疼痛呈正比,压力过高不但会使肢体组织缺血坏死,并且会使患者耐受止血带疼痛的时间缩短。
214 止血带休克 ①止血带放松速度过快:止血带应用过程中,由于肢体处于缺血状态,氧代谢增加,产生大量乳酸,放松止血带后酸性物质刺激血管使血管扩张,患肢皮肤会出现发红,发热,血液迅速涌向患肢,其血流较正常时增加4倍[3],导致回心血量迅速减少,心排血量迅速下降,加上手术切口渗血或出血即可引起血压下降。②未及时补充血容量:放松止血带后,血液重新分布,会引起血压下降,心悸,恶心等症状。如此时未及时补充血容量,则会产生止血带休克。如果两侧肢体同时手术又同时放松止血带,则更易由于回心血量减少造成脏器瞬间失血而导致休克。
22 根据原因制定护理对策
221 严格掌握禁忌证 下肢动脉硬化、血栓性脉管炎、淋巴管炎、化脓性感染(坏死)等患者不适用驱血带;恶性肿瘤或局部炎症的患者,使用止血带时不驱血。
222 止血带效果不佳 ①手术开始前检查止血带袖带、显示器(气量表)是否完好,系统连接、袖带气囊是否漏气,并由巡回护士定期检查。②把止血带绑于上臂上1/3,下肢大腿上1/3,靠近腹股沟处。③止血带气囊靠于肢体内侧,使其很好的压迫大动脉,松紧合适。④掌握正确的驱血方法:将患肢抬高约60°由手指或脚趾端,骨折患者由骨折远端开始用驱血带环形向肢体缠绕,互相交错1~2 cm,两圈之间不应留有空隙,缠绕时应施加一定的拉力,使肢体组织压迫血管,驱使存留在静脉的血回流心脏,驱血带一直缠绕到距扎止血带部位3~5 cm处。e为每个患者设定合适的充气压力:上肢压力可根据患者的血压,用y=1432sp(sp指收缩压)14 mm Hg的公式进行计算[4]下肢压力可根据患者的肢体周径,肢体周径≥50 cm者,充气压力为50 kPa;肢体周径<50 cm者,以肢体周径(cm)作为个体充气压力kPa[5]。特别注意的是,充气时要一下充到较高的压力,然后再调到合适的压力,避免静脉淤血,影响止血带效果[6]。
223 肢体皮肤瘀斑,水疱。绑扎止血带前用棉垫包扎肢体一周,保持平整,然后绑扎止血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指为宜。对于小儿或皮肤稚嫩者,缠绕止血带时,应将其背面(绒布面)直接接触皮肤,其里面(有塑料粘合扣)朝上,即反过来用,避免充气后里面的塑料粘合扣对皮肤的点式压伤[7]。
224 止血带疼痛 ①严格控制止血带使用时间,正确计时,避免超时。时间一到自动放气。放止血带时手术医师必须对术野进行压迫止血或钳夹止血,以防缺血。如要反复使用,松止血带的第一次间隔时间不得短于10 min,以10~15 min为宜。以后逐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