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学良资助毛岸英兄弟留学苏联始末
张学良资助毛岸英兄弟留学苏联始末大革命失败后的1930年10月,受中共指派在长沙板仓一带坚持斗争的杨开慧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她受尽酷刑,却坚贞不屈。同年11月,杨开慧在长沙壮烈牺牲。杨开慧牺牲后,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迫害,毛泽东的三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辗转来到上海避难。在上海的日子,毛氏三兄弟可谓命运多舛。后来,毛岸龙不慎走失。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被牧师董健吾收养,兄弟俩这才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为更好地培养和保护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和烈士杨开慧的后代,董健吾和张学良共同筹划,计划将兄弟俩送到苏联去留学。后来,在张学良的资助下,毛氏兄弟前往苏联学习。1937年初,毛岸英、毛岸青开始了在莫斯科西郊莫尼诺尔第二国际儿童院的学习和生活。
毛岸英兄弟赴苏联留学的过程颇为曲折,经过多人的努力才达成,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牧师董健吾。董健吾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时与宋子文是同窗好友,毕业后,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牧师的身份作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35年1月,受宋庆龄的委托,董健吾怀揣国民党中央谋求与中国共产党和谈的密信前往陕北。大雪封山道路阻塞,董健吾请求张学良帮助。张学良全力以赴,还亲自驾车送董健吾到机场,并指派美国飞行员驾驶自己的座机将他送到延安。此事后,董、张二人结下深厚友谊。
1936年上半年,董健吾再次受宋庆龄之托,护送美国记者斯诺和医生马海德去陕北苏区。完成护送任务后的董健吾回到西安,拜会张学良,畅叙友情。董健吾欲返回上海,张学良却挽留他在西安盘桓数日。一次,张学良请董健吾吃饭。见张学良面有难色,问其原因。原来,张学良十分喜爱的一对明代花瓶被赵四小姐不慎打碎一个,很心疼。了解此事后,董健吾向中共驻东北军代表刘鼎作了汇报,建议买几件瓷器送给张学良。征得刘鼎同意,董健吾买了一套宋代彩瓷送给张学良。张学良夫妇爱不释手,非付重金不可,董健吾坚持不受。
在西安停留几日的董健吾要回上海了,张学良特设家宴相送。席间,张学良问董健吾:“有何要求?”“副座能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我愿足矣!”张学良点头称是后又问:“有没有私人的要求?”董健吾见张学良如此诚恳善意,说:“我有三个学生,两个是我抚养的革命子弟,一个是我的儿子。如蒙照顾,望能送他们赴苏联读书,以备日后为国效劳。”张学良面露笑容,郑重地承诺:“照办。”
董健吾回到上海不久的一天早上,接到李杜的电话,称张学良已到沪,约明日上午在某咖啡馆面见,履行在西安许下护送3个孩子赴苏联学习的诺言,恰谈相关事宜。喜出望外的董健吾按约定作好面见张学良的准备。
在南京参加完军事会议的张学良,来到上海看望老朋友李杜。李杜是张学良的老部下,时住上海宝鸡路9弄3号。他虽身处繁华的大上海,却一直怀念着白山黑水间的苦难父老兄弟姐妹。他多次派人前往东北组织抗日活动,一直要求去苏联招集流落在远东一带的旧部回东北继续抗日。张学良来访李杜,一是设法帮助李杜尽快赴苏联收拾旧部,二是请李杜把3个孩子带往苏联。李杜与张学良商谈赴苏事宜后,欣然接受了带孩子入苏的托付。
接到李杜电话的董健吾认为送护毛泽东的儿子出国是件大事,不能擅自决定,他立即向党组织汇报。上海党组织研究后请示党中央。经党中央同意,派刘仲华同董健吾一起前往面见张学良,商讨护送孩子事宜。
按照事前约定,这天一早,董健吾和刘仲华来到上海西郊哥伦比亚路一家法国咖啡馆。服务员引他俩进入幽静的单间,送上两杯咖啡。不一会儿,张学良和李杜轻步进来。张学良向董健吾和刘仲华介绍说:“这位是李杜将军,吉林抗日自卫军司令。”董健吾也向张学良和李杜介绍了刘仲华,4人坐定。张学良望着董健吾说:“董先生,非常抱歉,我这次秘密来上海,不便约你光临寒舍。”说着,他将目光转向李杜:“最近,李杜将军要去苏联一趟。说去考察,实际是去把撤退苏联的抗日义勇军重新组织起来,带领回国。”张学良将目光转向董健吾,继续说:“借此机会,我想让李将军把你的三个孩子带到苏联。董先生和刘先生,你们看这么办是否妥当?”李杜坦诚地说:“张先生托付之事,我一定尽责尽力!你们二位对旅途中可能遇到的麻烦,要尽量为我想到、提出,我们亦先作些预测和应付策划。”
对张学良的安排,董健吾和刘仲华都感到满意。他们还为三个孩子出国旅途中的风险及处置预案进行了研究,张学良最后诚恳地说:“三个孩子出国的费用,由我负责。”随即他将10万法郎的支票交给董健吾,要他尽快把孩子送到李杜家中,迅速为孩子们做好出国的准备。护送孩子出国的事谈妥后,张学良站起来说:“此地不便久留。”四个人马上撤离咖啡馆。为保证董健吾的安全,张学良用自己的汽车把董健吾和刘仲华送到法国公园门口,目送他俩平安无事地进入公园,方驾车缓缓离去。
董健吾回到家中,迅速为3个孩子每人添置了1只小皮箱,买了许多生活必需品,以及四季更换的衣服等。不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