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楊昭福-用高精尖技術打造全民性服飾
楊昭福:用高精尖技術打造全民性服飾台商在大陸發展20幾年,絕大多數都是OEM代工起家,轉型升級在大陸各地台商中正是熱門話題,已經談論了很久,應該說效果正在顯現。有的台資企業轉型較早,已很成功,甚至到了第二波的轉型階段;有的台資企業已經著手轉型,小有成效;也有的台資企業依然選擇默默代工,轉型不知從何下手。
「可憐蟲」正是台商早期OEM的真實寫照。昆山渤揚總經理楊昭福這樣形容自己過去單純的布料生產生涯,「我們跟品牌做生意,品牌就是『人』;給品牌做加工製衣的,是『可憐人』;而我們就是為『人』和『可憐人』服務的『可憐蟲』!」
第一個拿到鑰匙
開創環保功能服飾先河
楊昭福從2000年11月第一次踏上大陸土地,很快於2001年3月在昆山購地建廠,從事紡織布料生產,擴充、延續台灣工廠的業務,至今在此行業已摸爬滾打30多年。雖說業務也穩步增長,是一些世界級大品牌及其加工製造廠的布料供應商,是典型的原物料供應企業,其夾縫中求生存的「可憐蟲」境況一直沒有改變。
窮則變,變則通,「這世界唯一不變的是永遠在改變!」楊昭福很早就開始著手研發、實踐生產,「從紗線的紡織,到織物的設計、生產、加工,到成衣,到直接賣給消費者,我們一直在研發、規劃、佈局,現在我認為時機成熟了,該是到了掀起服飾革命的時候!」
楊昭福所說的「時機成熟」,是指他們從單純原物料供應商朝服飾產品生產企業轉型的過程。
渤揚的成衣現在已經開發到了第三代,即將上市銷售。在大潤發已經上架的產品是目前的第二代,相較於目前市面上的服飾,第三代產品功能指數已都是或是超「五星級」。「涼爽指數5顆星,我們在裏面加了玉石粉,把它磨成100~300的納米,在紡紗的時候加進去;防曬指數,6顆星,全部填滿,是最高級的;速乾指數,5顆星;易整理,5顆星;低碳、省水、環保,5顆星;高牢度,5顆星,這個牢度根本不褪色,可以做煮試驗的。」楊昭福如此斬釘截鐵、自信滿滿地介紹,目前在市面上的衣服,70%~80%標的都是合格品,「我們的產品在大潤發標示的是一等品,其實我們的是優等品。」
消費者並不一定理解的數值,正是楊昭福要推動服飾革命的關鍵。
據楊昭福介紹,渤揚是目前第一家用無水染色開發衣服的服裝生產企業,是名副其實的環保產品。「我只是第一個找到了這把鑰匙,跟風潮一定會到來,我希望趕緊把這扇門打開,讓大家來跟。」「如果再不加速推動環保服飾產品,時間就來不及了,資源的消耗越來越多,地球的負荷越來越大,人類共生的環境日益惡劣……」楊昭福此語略顯沉重,既希望迅速推廣新功能環保服飾,又看到了推廣責任的任重而道遠。
運用無水染色
做聰明的纖維
以2012年來做分隔,在2011年及以前,只有渤揚在開發生產「五星級」環保功能性布料,與其他市面上所有布料比,差別就在於有水染色和無水染色。就像塑膠,現在基本上都是無水染色,是用色母粒用物理的方式拉出來;渤揚的化學纖維也不需要用水染色。「你要在1000個納米裏把染料、顏料、玉石粉等放進去,這是一個技術,是一個門檻。」楊昭福介紹,全世界現在用這個技術做衣服的,就只有渤揚一家,沒有人這麼去嘗試。「我試驗了6年,終於讓我證實這行得通。其他行業,如做地毯、汽車的其實早就用這技術了;而做衣服的話非常挑剔,裏面很多東西不能添加,因為它不是工業產品,而是消費品。」
無水染色的最大好處,就是沒有污染,減少人類對地球資源的消耗與破壞,且可再回收利用。
「原料其實也簡單,難就在於跨業整合。」渤揚從化工、化纖、織整,到成衣,再到行銷,一腳跨足五個行業。在一個行業裏,要做大做強比較容易,但要做上、下游產業鏈整合,卻不是件容易之事。「我們是在化工環節就把高新科技添加進去,這叫『聰明的纖維』,不僅因為它的技術性需要智慧,更在於它的功能性飽含人性體貼,這有一定的難度;而這一鏈條上各行業間的專業與技術知識並不相通,整合起來並生產出來就變得不容易了;況且各行業有自己的利潤點,要讓大家都賺錢,更是不易。」
楊昭福透露了推動環保服飾的難點與挑戰。
可回收環保製程
履行社會公德
在這個哭泣的地球,生態鏈都大大小小遭受到破壞,人人履行環保的社會責任,刻不容緩,尤其是帶有污染性質的企業。
「我身上的衣服,一克棉都沒有。在這個行業裏,大家都知道棉是最肮髒的。最肮髒是對於地球來講,為了要種好棉,一定要撒農藥。一公斤的棉要用150克的農藥,這農藥都殘留在土壤裏,然後吃進我們的肚子裏。」楊昭福用他客戶的話轉述。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NGO對於環保一系列數據的統計及報道,一直衝擊著楊昭福的內心。目前,台灣河流裏面的塑化劑是歐盟的6倍,大陸估計這個數值還要大。因為目前織染使用的有水染色,製程中的污水、洗衣服褪色出來的水都到了河流中,最終這些化學成分都跑到食物裏面去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