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群策群力打好抗旱攻坚战.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群策群力打好抗旱攻坚战

群策群力打好抗旱攻坚战从2009年入秋以来,云南省遭遇了特大干旱,其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重,历史少有。旱情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10年的春耕时节,一场抗旱攻坚战在云岭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旱魔侵袭云岭大地的剧情并没有一演而罢,而是接二连三让云南人民遭受痛苦。2010年、2011年、2012年,旱情持续升温,云南“三年连旱”的悲剧就这样接踵而至。 2012年3月一场久违的春雨,给久旱干渴的云南带来一丝清凉。但雨后旱情仍在继续,尤其是那些被旱情折磨已久的重旱区。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1年以来的旱灾,对云南乌蒙山腹地会泽县马路乡大春作物造成直接的损失外,对晚秋作物、小春作物和2012年春耕生产也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有效降水不足,全乡5200亩小春作物预计减产16万公斤以上,全乡6300亩晚秋作物预计减产30万公斤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90万元。预计到2012年7月,全乡需要救助的缺粮重灾户将达到2300户共8100人,共缺粮200万公斤。 据悉,马路乡95%以上的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靠集雨水窖,但因连年干旱降雨不足,雨水无法形成地表径流,致使水窖无法蓄水,蓄水量严重不足,村民们连饮用水都无法保障。 这只是云南旱情的一个缩影。云南面临重大旱情,笔者认为,在水资源紧缺而水利设施建设一时难以见效的情况下,村民外出务工成为一个现实可行的选择。干旱形成的倒逼机制让更多的人走出深山,既有利于当地脱贫致富,又缓解了当地旱情引起的生活压力。 留在家里的人盼水利设施,准备外出的人盼有人领路。可见,谋生能力弱的深山群众外出需要更多的政府服务,地方政府既要组织好劳务输出,送出去后,还要服务到位,让他们在外面能干得好。 “烈日炙烤!水库见底!河水断流!水井干涸!良田变焦土!”这是我们在网络和纸媒都能经常看到的字眼,可见,云南备受干旱煎熬的痛苦之深重! 三年连旱,让河流湖泊众多、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3位的云南生产受限、生活受累,作为云南人,颇感无奈。是什么原因造成三年重旱,这其中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有什么办法让其不再重演? 关于云南连年重旱的成因可谓众说纷纭,但笔者认为当务之急不是追究成因,而是找到解决措施,如何打赢抗旱攻坚战。 打好抗旱攻坚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旱灾的严峻性和抓好抗旱保民生工作,以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心抓抗旱救灾工作。要立足于抗大旱、抗长旱、防大灾,建立抗旱工作领导负责制和各项工作责任制,层层细化分解各项任务。 打好抗旱攻坚战,要科学调配、合理利用水资源。认真分析现有水资源状况和不同用水需求,处理好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关系,科学合理调配水资源,做到急水先用,以人为本,把全力保障城乡供水和人畜饮水安全放在第一位。 打好抗旱攻坚战,要加强督促检查。做到各项任务情况清楚、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扎实推进,有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抗旱救灾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当然,云南重旱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中央领导的关怀,看到了云南人民的互助精神,看到了一个个水利工程实施……然而,重旱背后,除了加大水利投入的同时,是不是还要做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云南连年大旱,不是简单的环境问题,也不仅是紧迫的民生问题,而是切实道出了我国许多省市在发展过程中共同面临的窘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也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持续的大旱如何破解,未来发展之路如何走,值得当地政府深思。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