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镜式文本及电影话语解读.docVIP

《如果·爱》-镜式文本及电影话语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果·爱》-镜式文本及电影话语解读

《如果·爱》:镜式文本及电影话语解读摘 要:华语影片《如果?爱》是香港导演陈可辛初次进军内地市场的试水之作,用“陌生化”手法巧妙地将最具形式感的歌舞元素嫁接在《如果?爱》当中,把关乎人类普遍情感的爱情片放在镜式文本的套层结构中展开。影片建构在文本间的相互折射与照应,使得它更为直观地呈现出当代华语电影的镜像迷宫。香港电影与香港导演正在这座镜城中经历着“内心的流徙”,经历着逃离、迷惘、质疑和异化,无奈而无助地将自己的文化、历史乃至个人经历放逐为他者眼中的观照行为。 关键词:《如果?爱》;镜式文本;身份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8-0092-02 一、镜式文本与套层结构 《如果?爱》延续了电影《甜蜜蜜》中异乡人漂泊状态下寻找身份认同这一主题。影片采用套层结构的样式,把类似残酷现实版《甜蜜蜜》的爱情故事和华丽梦幻的歌舞表演交替呈现,由同一组演员表演两个爱情故事。 Monty作为全知叙事人,在开篇独白中把每个人的一生比作一部电影,“在我这儿储存了很多被别人剪掉的片段”。如果说这里所言“剪掉的片段”就是指代记忆,那么整部影片就像是一部汇集剪掉片段的蒙太奇之镜。在套层结构中,虚构中的虚构和虚构中的真实构成两面相向而立的镜,它们彼此折射、互为阐释,以互为文本的方式构成同一文本叙事。 从表层故事上看,孙纳、林见东、聂文和小雨、张扬、班主是影片中出现的两组六个人物。拒绝回忆的孙纳实际上映照的是戏中戏里失忆的小雨,对孙纳念念不忘并强迫她承认爱过自己的林见东对应着不断追问小雨身份的旧情人张扬,帮助孙纳完成明星梦的聂文如同救下流落街头的小雨并赋予了她一个新身份的马戏班班主,由此可见,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并非世俗中的“三角恋”关系,而应该如聂文对监制阐释的那样“我觉得那三个主角之间的爱情太牵强,小雨应该不是真的爱张扬,张扬回来找小雨也不是因为爱她,班主跟小雨也谈不上什么爱情”。林见东的助理也指着剧本向监制建议“最后一条有什么理由用过去式,因为过去式已经发生,是否该用现在进行式,我是说现在式是代表艺人”,片中最后一条指的就是班主和小雨上演的那场空中飞人戏,张扬作为观众在下面观看,最后以班主自杀作为结局,那么助理的这段话已经混淆了虚构中的真实和虚构中的虚构。 戏中戏之外孙纳与林见东之间存在的也仅仅是爱得不够的“爱情”,对于林见东为她设计的爱情关系,孙纳一次次地给以否定,实际上她渴望得到的是老外制片、冼平(林见东的副导演同学)、导演聂文给予的角色/身份,她对两人之间的爱情或者说对自己爱过林见东这件事给出的是这样的描述:“老东,记着,最爱你的人永远是你自己。”孙纳对于林见东来说,永远是林见东“想象中的他者”,林见东清楚地知道令他最害怕的“就是她根本没爱过我”,可是却不愿承认这一事实。两人曾经在冰河上拥抱的画面每天出现在林见东的梦里,而这个林见东自我意识中建构的梦让他每天生活在伤心与失去中,于是他更加急切地渴望从孙纳这里得到认同,并且执着地认为十年前爱他的老孙一直存在,只要带孙纳回趟北京,就可以找回“以前的老孙”。孙纳对他提出的这个荒谬看法直接而肯定地给出回答:“我就是以前的老孙”,“需要明白的我十年前就明白了,现在是你不明白。”当两人从北京回来之后,林见东本以为他找到了十年前的孙纳,便对她说“我们都不要进去了”,孙纳回答“还有一场戏要我们去演”,显然她始终把自己与林见东之间的“旧情人”关系放置在虚构的虚构中,这里“进去”就意味着她再次来到聂文身边,意味着她对林见东“爱人”身份的二度否定,“进去”即代表着双重意义上的离开。雪地里上演的最后一幕班主与小雨的戏中戏,更像一场班主接受命运安排随之结束自己生命的完成式,最后的道别已经超越了班主与小雨的层面:“放手吧,让我成为你的回忆,孙纳。” 二、电影语言与叙事 电影《如果?爱》不仅用套层结构为影片展开叙事,而且加入电影语言这一重要的叙事话语。 最初,林见东去地下室投靠孙纳,当他打开那扇铁门时,镜头从全景跳跃为带有纵深感的远景,镜头深处林见东渺小到几乎化成一个点,前方一片黑暗,看不见未来。相反,孙纳带着明星梦离开地下室时,那一扇打开的门更像是一扇希望之门,一扇打开外面世界之门,孙纳以逆光的造型出现在门框中,她的前方仿佛一片光明,而可怜的林见东只能在地下室透过铁网套住的玻璃窗,眼睁睁看着孙纳离开而无可奈何。林见东奔出废旧工厂的地下室试图寻找已经离开的孙纳,他朝着没有尽头的前方跑去,镜头呈现出反相移动,把一种巨大的距离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林见东知道孙纳与冼平在一起后,镜头给出他落入冰河的画面,随之而来的音效是冰面破碎的声音,一音双关,意味深长。 在戏中戏里,张扬和失忆的小雨在马戏班重遇,张扬不停地追问小雨的身份,小雨“你是谁,你是谁,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