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希周墓志》及蔡希综《法书论》相关问题.docVIP

《蔡希周墓志》及蔡希综《法书论》相关问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蔡希周墓志》及蔡希综《法书论》相关问题

《蔡希周墓志》及蔡希综《法书论》相关问题蔡希综《法书论》是盛唐时期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其全文首见于南宋陈思《书苑菁华》。唐代未见著录,宋代《宣和书谱》及各种类书间有提及。《法书论》文辞雅驯,体现了蔡氏一门良好的书法素养,具有盛唐时期书法文献的鲜明特征,而行文中却又不免竄入唐代流行的伪篇,致使一些内容重出、文辞浅陋。这些竄入的部分基本集中对蔡邕、锺繇、王羲之三者笔法的解读上。囿于文献寂寥,已不能明确认定竄入的部分是来自原文的注解,抑或流传的过程故意为之。《法书论》涉及唐代书法理论、书法史的诸多问题,其行文与伪篇交错杂糅,关乎唐代流传的蔡邕《笔论》、卫夫人《笔阵图》、《王右军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用笔法并口诀》、《王逸少笔势图》、《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张长史书法十二意》等一系列伪篇的生成及断代问题,同时衍生出盛唐时期的书体、笔法、笔势、自然观等一系列书法现象的流变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皆需基于对《法书论》成文时间①的准确判断。 蔡氏一门由晋至唐,无论在政治上还是书法上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中唐内府法书收藏仍存有南北朝时期的数种蔡氏草书,就是一例,甚至在北宋内府的收藏中仍可见记载。关于蔡氏世系及书法,除朱关田先生《蔡希综世系》、《蔡有邻及其先世善书者》二篇做了精审的考证外,其余寥寥。随着近二十年出土材料的丰富,我们有必要对其世系及家庭状况做一次重新的梳理。《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与《全唐文补遗》均收入一篇《唐故朝请大夫尚书刑部员外郎骑都尉蔡公墓志铭并序》,志主蔡希周、书志蔡希寂,皆是蔡希综的兄弟。该志详细介绍了蔡氏一门的世系、书法,甚至过去不为人知的蔡希综家庭背景都可在其中窥见。已有学者对《蔡希周墓志》文及相关的文学问题进行研究,诸如乔长阜《蔡希周兄弟事迹与〈丹阳集〉成书时间考》②(下文简称“乔文”),然而关于蔡希周的家世、历官等研究仍有言之未赅者,需进一步考证。且志主兄弟的任职时间对《法书论》成文时间的考订尤为关键。本文试从蔡氏世系、书法,到蔡希周生平、家庭、仕履,再到《法书论》的成文时间等相关问题逐一考释。 一、蔡氏世系与书法 《蔡希周墓志》文校之《法书论》,可以廓清蔡氏的世系问题。志文云:“公其先陈留济阳人。昔仲胡之迈迹,自身侯于东土。因封受氏,生德屏宗。领秦丞相,为汉侍中。晋之谟,宋之廓,修系曼延,所凭不薄。”《法书论》关于蔡氏世系的记载:“余家历世皆传儒素,尤尚书法,十九代祖东汉左中郎邕有篆籀八体之妙,六世祖陈侍中景历,五世伯祖隋蜀王府记室君知,咸能楷隶,俱为时所重。从叔父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有邻,继于八体之迹,第四兄缑氏主簿希逸,第七兄洛阳尉希寂,并深工草隶,颇为当代所称也。”③《法书论》谓“十九代祖东汉左中郎邕”有必要明确:志文未言及蔡邕为其祖先,仅言“领秦丞相”(蔡泽),“为汉侍中”(蔡玄),据唐林宝《元和姓纂》卷八“蔡氏”记:蔡邕父为蔡棱,季父蔡质,蔡质始居陈留,分为济阳,因为郡人。这与志文“公其先陈留济阳人”一致。因此,蔡希综一支实为蔡质之后。又,《姓纂》“蔡氏”“丹阳”条下,“状云:质后,唐司勋郎中希寂”,时蔡希综这支已从济阳移居丹阳。济阳为其郡望。 另,蔡邕有女,而子不闻于世。世知蔡邕女蔡琰,实则蔡邕尚有一女,学界多有考证。据《晋书·后妃列传》记:“景献羊皇后,讳徽瑜,泰山南城人。父,上党太守,后母陈留蔡氏,汉左中郎将邕之女也。”羊徽瑜系西晋征南大将军羊祜的胞姊,《晋书·羊祜列传》:“祜蔡邕外孙,景献皇后同产弟”,即羊徽瑜与羊祜皆为蔡邕此女所生。又,羊祜“讨吴贼有功,将进爵土,乞以赐舅子蔡袭”,此“蔡袭”或为蔡邕嫡孙,若此,则蔡邕尚有子嗣。非《后汉书·董祀妻传》所谓“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 《法书论》记“六世祖陈侍中景历,五世伯祖隋蜀王府记室君知”,蔡君知父即蔡凝,若此依关系,说明蔡凝与蔡景历是兄弟,然考之《陈书·蔡景历传》、《陈书·蔡凝传》得出的世系却迥异。“蔡凝,字子居,济阳考城人也。祖撙,梁吏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父彦高,梁给事黄门侍郎”。此世系为:“蔡撙(或记为“蔡樽”)→蔡彦高→蔡凝→蔡君知”。又,“蔡景历,字茂世,济阳考城人也。祖点,梁尚书左户侍郎。父大同,轻车岳阳王记室参军,掌京邑行选”。其世系为:“蔡点→蔡大同→蔡景历”。以此观之,两支蔡氏并无关联,还须向上追溯。因据《晋书·蔡谟传》、《梁书·蔡撙传》、《宋书·蔡廓传(附兴宗传)》补出蔡撙世系:“蔡睦→蔡德→蔡克→蔡谟→蔡系→蔡琳→蔡廓→蔡兴宗→蔡撙→蔡彦高→蔡凝→蔡君知”。而蔡景历父蔡大同史书无传,据《周书·蔡大宝(大同弟)传》上溯蔡景历的世系为:“蔡履→蔡点→蔡大同→蔡景历……”可见,此两支蔡氏在四代之内并无交集。《姓纂》“蔡氏”条下记:“克六代孙点,梁司空安丰公。”据岑校:“梁司空安丰公”是蔡大宝而非蔡点。“点”之下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