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专利文献看水力碎浆机转子节能工艺
从专利文献看水力碎浆机转子节能工艺主题词:专利; 水力碎浆机; 转子;机械结构; 能耗
摘要:水力碎浆机是造纸业最具传统碎浆的机械设备,文章以中国专利公报为准则①,从水力碎浆机领域中专利公报23项,筛选出18项符合“机械刚体构件”转子为对象,着重研究转子结构与能源消耗的分折,并制浆工艺及日常维护(修)技术提出具体节能工艺措施。
Keywords: patents; Waterpower pulp machine; The rotor; Mechanical structure; Energy consumption
Abstract: the paper waterpower pulp machine is the most traditional pulper mechanical equipment, based on China’s patent communique as criterion (1), from waterpower pulp machine in the field of 23 patent communique, and screened out of 18 comply with the “mechanical rigid body component” rotor as the obje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otor structure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the teal and slurry-making process and daily maintenance (repair) put forward some concrete measures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process.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从近十多来年中国专利公报了解到,水力碎浆机依槽内液体流动规律大致可分为二大类,以涡流循环型(下称[は]型)为主体的螺旋式转子,另一类传统型以湍流循环型(下称[C]型)为主体的对称性多刀片式转子。就转子制造工艺而言,前者以板材加工成型,后者以铸造成型,前者成形工艺复杂于后者,更不适宜批量生产;耐用度方面的性价比,耐磨合金钢板材与合金铸钢或球墨铸钢相近,但前者原材料价格相差一倍有多;论生产效率前者制浆浓度10%~15%,后者4%~9%,高、中浓度最高值之比相差6%;但转子日常维护费用也高于后者,除非不间断制浆产生模式分摊费用。
1.转子的机械结构分析
1.1[は] 型结构
[は] 型螺旋式转子为诱引、输送、甩送自上宜下渐增的三个变径阶段连体,螺距有渐变与不变种。以申请日期升序来看前期为两组螺旋体、稍后变为等分的三组式,螺旋体高度与转子直径比大于2倍以上。螺旋式结构运用了物理学原理,先利用螺旋体诱引段的压强,构成转子芯部“真空”与附壁的压强差值,强迫浆液变为[は] 型流动状态。其后输送段在螺旋体离心力及边缘齿形刚体作用下,使不同比重的浆液和纸张产生超前与滞后速度差,实现机械能量把纸张撕解或碎解。正所谓本钝害弊,强大附壁压力与螺旋曲面反作力,消耗了大量电力能源及拥有庞大机械传动设备空间。约公元2000年前后受到节能减排大环境约束,转子节能专利公报多了,如螺旋转子下端设计为对称直板或开口弦形扇面等形式,增强甩送阶段的离心力,使浆料纤维分离速度加快,提高制浆浓度。2011年有新型“变螺径式转子和伏克斯转子进行中试对比,可以使碎浆能耗降低22%”②显示螺旋式转子节能上了一个台阶。
1.2[C] 型结构
[C]型转子最具代表为上P.S伏克斯转子(Power Saver Vokes Rotor),它潜意地冲着能耗面世的,并广泛得到世界同行认可,有节能型转子美誉。时因上个世纪七十年初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出现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国际上所有企业对能源消耗顷刻进入到精打细算阶段。该类外国转子在中国专利公报基本不见,中国本土的公报只见一二,说明它的机械结构处于相当简洁阶段。我们则以流通商品为例补充其发展过程,SRM型转子产品首先在P.S伏克斯转子基础进行改为为拆装式。所谓拆装是根据浆液对转子磨损的经验总结,把转子叶片分成前后两刀体,当前刀片磨损后即可更换备用件。稍后出现S型转子同属拆装式理念,S转子强调流体力学理论,它是[C]型转子首次对筛板孔作用功能紧密为一体的流通商品,最具特点是“可以促使纸浆通过筛板的流量更大” Grubbens.C.d说。当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国内《上海造纸》杂志有类似的报导,但是指转子与筛板的安装高度。
2011年中国专利公报展示了一种“改变部分浆液流动方向的水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