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压缩过程实验与建模.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体压缩过程实验与建模

讲 述:董君伊 组 员:李晓林 董君伊 陈彤彤 气体压缩过程 主要设备:透气式气体压缩机 主要变量: 三压力: 压缩机出口压力P4 缓冲罐压力~P5 反应设备压力~P7 三流量:压缩机出口流量~F3 缓冲罐出口流量~F4 设备出口流量~F6 三控制阀:压缩机出口阀~V3 缓冲罐出口流量~V4 设备出口流量~V6 气体压缩过程 参考输入量:压缩机出口阀V3开度 选定输出量:反映设备压力P7 实验环节: 1. 开车充压 2.数据采集 建模环节: 1.建立模型 2.模型验证 3.精度分析 所采集数据: 1.阶跃 V3开度30%—40%,40%—50%,50—60%阶跃 2.斜坡 V3开度30%起 3.正弦 V3开度50%时施加正弦信号 建模环节: 建模关键: 一、根据响应图像判断系统类型 二、根据采集数据计算相关参数 模型分析: 稳态下V3开度由30%调至40% ——阶跃信号作用下的输出曲线图 模型分析: 从图中可知,该阶跃响应是S型单调曲线,且存在时间延迟。 存在时间延迟的S型 单调曲线的阶次判断模型: t1 /t2 0.32 0.46 0.53 0.58 0.62 0.65 0.67 0.685 0.71 0.735 0.75 n 1 2 3 4 5 6 7 8 10 11 14 可用二阶惯性环节拟合 该阶跃响应具有更高的阶次 本实验中: 故用二阶惯性环节拟合 t1 /t2与阶次关系: 二阶惯性模型时的传递函数: 其中: 二阶滞后环节的参数K、?如何确定? (a) 在S型响应曲线上选择拐点A(二阶导数+→-或-→ +); (b) 在拐点A作切线,交y(0)于D点、y(?)于C点; (c) OD近似为纯滞后时间 ? (e) 增益K=?y/?u。 ? T C A y(0) o y(?) ?y y(t) D B ?1 ?2 E 本实验中: 系统的传递函数: 根据建立的传递函数画出阶跃响应的线: 模型验证: 调整V3开度为30%,稳定,施加斜坡信号 根据建立的传递函数 画出斜坡响应的线: 实验数据曲线与模型曲线图对比: 实验过程中在工作点处对设备施加正弦信号 sin0.2t 得到的响应曲线. 模型验证:稳态时,施加正弦信号 在工作点处对模型施加正弦信号 sin0.2t 得到的响应曲线. 不同工作点下的阶跃响应: 结论:不同工作点的传递函数不同 在20——400秒之间每隔20秒取20个数 实际20组数据 3.2176 3.266 3.306 3.3345 3.3558 3.3718 3.3836 3.3924 3.399 3.4038 3.4073 3.41 3.412 3.4134 3.4144 3.4152 3.4157 3.4161 3.4164 3.4167 模型20组数据 3.2119 3.2575 3.2983 3.3294 3.3525 3.3695 3.3820 3.3913 3.3981 3.4031 3.4068 3.4095 3.4116 3.4130 3.4141 3.4149 3.4155 3.4160 3.4163 3.4165 根据标准偏差的计算公式, 代入20组数据,算出标准偏差: σ= 0.003259 欢迎大家提问~~ Thank you!! * *

文档评论(0)

精品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